英國化學家普利斯特列誕辰

歷史事件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733年3月13日,約瑟夫·普利斯特列出生在英國約克郡一個農莊裏。他的父親除種地外還加工毛織品。約瑟夫是家裏最大的孩子。他喜歡聽父親工作時唱的歌。4歲時,約瑟夫已表現出非凡的記憶力:他能記住父親所唱的歌,還能毫不費力地背誦出冗長的祈禱詞。由於家庭人口不斷增加,生活入不敷出,作爲長子的約瑟夫被送給姑姑薩拉撫養。姑姑家生活富裕,約瑟夫不必去幹活,他能專心上學了。姑姑下決心要把約瑟夫培養成一個神甫。約瑟夫頭腦聰明,而且十分勤奮。除了語言學、神學外,他還閱讀了大量哲學著作。由於他學識淵博,剛剛20歲時,就已小有名氣了。

從事神職工作的普利斯特列雖然生活清貧,卻有充裕的時間用於科學研究。他發現自己的知識只侷限於哲學、神學和語言學,於是開始研究天文學、物理學及其它科學。最先使普利斯特列感興趣的是電學。在出版了兩卷《電的歷史》後,他感到自己化學知識的匱乏,轉而從事化學研究。

他首先對空氣產生了興趣。他不明白,爲什麼放在封閉容器裏的小老鼠幾天後就會死去。他當時認爲是供生物呼吸的純潔的空氣遭到了污染,在被污染的空氣中,生物就會死去。他用植物來作實驗。把一盆花放在罩子裏,花盆旁放一支燃燒的蠟燭來“污染”空氣。蠟燭很快就熄滅了,然而幾個小時過去,植物安然無恙。第二天,竟然又長出一個花蕾。難道植物能淨化空氣嗎?

普利斯特列反覆進行實驗,以便確定究竟存在幾種“空氣”。當時的科學家把一切氣體都叫作空氣,蠟燭燃燒、動物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被稱爲“固定空氣”。普利斯特列證明二氧化碳能被水吸收,形成一種有酸味的溶液。這就是普利斯特列的第一個化學成就——製成蘇打水。因爲這項發明,他被授予英國皇家學會最高獎——科普萊獎章。

普利斯特列還證明,植物吸收“固定空氣”放出“活命空氣”(氧氣)。他成爲植物“光合作用”的發現者。在以後的實驗中,他還製成了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氯化氫二氧化硫氟化氫、氟化硅、一氧化碳氣體。最後,他把多年研究的成果寫成了一部著作《論各種不同的空氣》。

普利斯特列利用氣體進行的許多實驗都屬人類首創,他爲奠定現代化學的理論基礎提供了重要數據,大大推動了18世紀的自由思想和實驗科學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用戶喜歡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