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李嘉誠生物醫學和健康科學中心成立

歷史事件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2011年10月21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李嘉誠生物醫學和健康科學中心揭幕,爲致力解開致命疾病謎團的生物醫學研究,展開新的一頁。

新落成的二十萬平方英尺大樓,將成爲校園內的跨學科研究基地,聯繫不同領域的醫學研究,除研究病徵外,更探討如何防範如癌症、老年癡呆症、愛滋病肺結核等疾病的致病根源。

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雲集於此教學及研究,教導學生有關生物與疾病的根本結構,針對複雜的癌症問題、腦部疾病、全球致命的傳染病幹細胞生物學等。

李嘉誠於2005年捐資四千萬美元資助研究中心,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以其名字來命名大樓,以志其慷慨善行,並促進大學在生物醫學和健康科學的研究發展。

在典禮上,李嘉誠獲大學頒授最高榮譽的伯克利獎章,感謝及讚譽其全球慈善事業,及其對教育和醫療科學上的長遠貢獻。

李嘉誠在致辭時,引用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費曼(Richard  Feynman)著名的演辭“科學的價值”中所說,科學家的責任是“爲所可爲,學所能學,探索更佳解決方案,並以之傳承後世。”

他說:“把這精神應用於科學領域外的社會層面,這明簡的信念卻是毫不容易達到的,需要每一個人對多元世界的各種不同有體會和理解需要社會義不容辭地對優質教育投入資源,以創造平等的機會和更豐盈的人生。

“我深信投資優質教育就是改善人類狀況的最佳投資。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這新落成的生物中心內探討未來的科學家,你們有很多選擇,但你們卻選擇在公立大學較艱難的條件下工作,我知道這是您們對社會的貢獻和承諾,你們的科研成果必爲全球人類的生活帶來重大的改變。”

中心致力發展生物醫學和健康科學,將於來年春季學期正式開放給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整座中心由數幢研究與教學大樓合攏四邊組成,可容納四百五十名研究人員,並具備以下特點:

靈活的開放式實驗室,給不同的研究員共同使用,促進彼此合作;專業設施包括先進技術儀器,專門分隔和處理病毒幹細胞的區域等;教學套室包括實驗室、會議室和一個大型演講廳;教職員辦公室和學生活動室;腦造影中心、伯克利幹細胞中心和處理新型或被忽略疾病的中心;以及節省能源的可持續發展的環保設計。

研究中心首任主管錢澤南教授指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走在現代醫學世代的前沿。現代生物學人體運作的認識,已到達了一個非常精確的程度,將爲醫療護理帶來範式轉移,令新一代的醫生、臨牀醫生和研究人員對付疾病的分子根源,而非僅僅醫治病徵。中心將大大加強我們的能力,因而加速生物醫學的發展,從根本改善我們的生活。”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用戶喜歡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