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遺傳學奠基人孟德爾逝世

歷史事件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孟德爾是奧地利生物學家,以發現遺傳基本定律而聞名於世。他曾經當過神父,但他的科學研究成果還是得到了科研機構的普遍重視。

1822年,孟德爾出生在當時位於奧地利帝國境內的赫茲杜爾夫城。21歲時他進入布爾諾隱修院,並於1847年擔任神父。1850年,他參加教師資格考試,但因當時他在生物學和地質學方面的知識太少而未通過。雖然如此,隱修院的負責人仍然派他去維也納大學學習數學和自然科學。他雖然沒有獲得教師資格,卻能從1854年至1868年作爲自然科學代課老師,一直在布爾諾技術中學任教。並在任教期間,自1856年起,開始進行植物培植試驗。

1865年,孟德爾總結出著名的遺傳規律,並且在布爾諾自然科學學會宣讀了他的論文《植物雜交試驗》,但是沒有引起科學界的注意。第二年,他又在學會的雜誌上發表了他得到的試驗結果。孟德爾還把一份論文寄給了遺傳學家尼基利。尼基利雖然讀了孟德爾的論文,但是看不懂,因此無法估計孟德爾發現的重要性,致使孟德爾的論文在此後30年中未被科學界所知。

1868年,孟德爾被任命爲隱修院院長。由於忙於隱修院的事務,從此他便再也無暇顧及他的科學試驗。1884年1月6日,64歲的孟德爾逝世,他的科學研究成果也逐漸被人們遺忘了。16年後的1900年,有3位科學家同時發現了孟德爾所研究的遺傳規律,這才使孟德爾的科學發現重見天日。3位科學家讀了孟德爾的論文後,一致認爲遺傳規律的發現應當歸功於孟德爾。

孟德爾的兩條遺傳基本定律是:

1.分離定律:

基因作爲獨特的獨立單位而代代相傳。細胞中有成對的基本遺傳單位,在雜種的生殖細胞中,成對的遺傳單位一個來自雄性親本,一個來自雌性親本,形成配子時這些遺傳單位彼此分離。按照現代的術語,即是說:基因對中的兩個基因(等位基因)分別位於成對的兩條同源染色體上,在親本生物體產生性細胞過程中,上述等位基因分離,性細胞的一半具有某種形式的基因,另一半具有另一種形式的基因。由這些性細胞形成的後代可反映出這種比率。

2.獨立分配定律

在一對染色體上的基因對中的等位基因能夠獨立遺傳,與其他染色體基因對中的等位基因無關;並且含不同對基因組合的性細胞能夠同另一個親本的性細胞進行隨機的融合。孟德爾已經弄明,任何一個相當於人體中的精細胞卵細胞生殖細胞都僅僅包含一個偶然代代相傳的基因

孟德爾的這兩條遺傳基本定律就是新遺傳學起點,孟德爾也因此被後人稱爲現代遺傳學的奠基人。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用戶喜歡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