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牛誕生

歷史事件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998年7月5月,日本科學家宣佈,他們利用成年動物體細胞克隆的兩頭牛犢5日順利誕生。日本石川縣畜產綜合中心與近畿大學畜產學研究室在宣佈這一成果時指出,這兩頭牛犢是利用與克隆多利羊相同的細胞核移植技術克隆成功的。

這兩個機構的研究人員從成年雌牛的輸卵管子宮內側取出體細胞,將體細胞的核進行了5天的血清培養後,移植人事先去除了核的卵子內,再採用電刺激方法促進兩者融合,並經過8天的體外培養,培育出胚胎。內側取出體細胞,將體細胞的核進行了5天的血清培養後,移植人事先去除了核的卵子內,再採用電刺激方法促進兩者融合,並經過8天的體外培養,培育出胚胎

去年11月13日,研究人員將10個這種胚胎以兩個一組分別移植到5頭母牛子宮內。結果這5頭母牛全部懷孕,其中兩頭懷的是雙胞胎。5日誕生的兩頭克隆牛是採用輸卵管細胞克隆出來的,它們出生時體重分別爲18.16公斤和17.26公斤。目前科學家尚未給它們命名。另外4頭懷有克隆牛的母牛預定於8月中旬分娩

這兩頭牛是自1996年7月5日多利羊誕生後第一批利用成年動物體細胞克隆成功的動物。

最近一年多來,人們經過對克隆技術的激烈爭論已逐漸達成比較一致的意見。很多人認爲,克隆技術的突破是一項重大科技成果,人類有能力像運用其他技術一樣正確運用這種技術,有能力防止它危害人類。另外人們迫切要求國際社會制定有關國際法,規範這種技術的研究和應用,使它最大限度地造福人類。英國科技委員會去年3月發表報告指出,就目前所知,克隆技術至少可在五個方面爲人類造福:促進人類瞭解生物生長發育的機理,特別是發現影響生長衰老的因素;爲移植手術提供合適的器官;大批量生產製造某些藥物的生物原料;爲科學實驗提供更適合的動物;培育家畜家禽優良品種

那麼如何纔能有效地防範克隆技術的風險,讓它最大限度地造福人類?一些專家認爲,在目前,要做到這一點,首要前提是國際社會制定和完善有關國際法,同時各國根據國際法制定自己的相應法律,並建立各級臨控機構。今年初,一位美國科學家提出克隆人的計劃,遭到全世界有識之士的譴責。克隆多利的首席科學家伊恩·威爾莫特認爲,從目前科技發展的水平來看,克隆人類的技術幾年內就可能問世。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用戶喜歡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