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大結節骨折 2013年12月16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肱骨大結節骨折,多爲直接暴力、間接暴力所致,少數爲單獨發生,大多系肩關節前脫位時併發,故對其診斷應以關節脫位角度加以注意。無移位的肱骨大結節骨折不需特殊處理可用三角巾懸吊傷肢2周即可,如合併肩關節前脫位者,肩關節整復後,大結節骨折亦復位者,可按肩關節前脫位治療;有移位的肱骨大結節骨折如合併肱骨外科頸骨折,可按肱骨外科頸骨折復位固定處理,如肱骨大結節骨折塊向上移位至肱骨頭以上,影響肩關節外展功能者,必須進行骨折復位固定治療;如有移位的肱骨大結節骨折手法復位失敗,或大結節骨折被拉至肱骨頭的上方時,均應行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

疾病名稱

肱骨大結節骨折

英文名稱

fracture of greater tuberosity of humerus

分類

骨科 > 四肢損傷 > 肩部損傷 > 肱骨上端骨折

ICD號

S42.2

肱骨大結節骨折的病因

肱骨大結節骨折多爲直接暴力、間接暴力所致。

發病機制

根據致傷的暴力及合併傷可分爲四種類型:

無移位的單純肱骨大結節骨折

無移位的單純肱骨大結節骨折多爲直接暴力撞擊於肱骨大結節,即當跌倒時肩部外側着地引起骨折,骨折塊很少有嚴重移位或無移位。

合併肩關節前脫位的肱骨大結節骨折

合併肩關節前脫位的肱骨大結節骨折系肩關節前脫位時,大結節撞擊於肩胛盂前下緣所致,因大結節與肱骨的骨膜未斷裂,當肩關節前脫位整復後,肱骨大結節亦即自行復位。

有移位的單純撕脫骨折

有移位的單純撕脫骨折多爲間接暴力引起,即當跌倒時,上肢外展外旋着地,岡上下肌、小圓肌及肩袖突然猛力收縮牽拉肱骨大結節撕脫骨折,如爲完全撕脫骨折,骨折塊可縮至肱骨頭的關節面以上。

合併肱骨外科頸骨折的大結節骨折

合併肱骨外科頸骨折的大結節骨折多爲間接暴力引起,如跌倒時手或肘部着地,暴力沿上肢向肩部衝擊,可引起肱骨外科頸及大結節骨折。

肱骨大結節骨折的臨牀表現

疼痛

於肩峯下方有痛感及壓痛,但無明顯傳導叩痛。

腫脹

由於骨折局部出血及創傷性反應,顯示肩峯下方腫脹。活動受限肩3.關節活動受限  尤以外展外旋時最爲明顯。

檢查

X線平片,能顯示骨折及移位情況。

肱骨大結節骨折的診斷

1.外傷史  多見於生活及交通(步行滑倒居多)意外。

2.臨牀表現,以肩部的腫、痛及活動受限爲主。

3.影像學檢查主要是 X 線平片,包括正位、側位及軸位,一般勿需 CT 及 MRI 檢查。

肱骨大結節骨折的治療

無移位的肱骨大結節骨折

無移位的肱骨大結節骨折不需特殊處理可用三角巾懸吊傷肢2周即可,並儘早加強傷肢功能鍛鍊。如合併肩關節前脫位者,肩關節整復後,大結節骨折亦復位者,可按肩關節前脫位治療。

有移位的肱骨大結節骨折

有移位的肱骨大結節骨折如合併肱骨外科頸骨折,可按肱骨外科頸骨折復位固定處理。如肱骨大結節骨折塊向上移位至肱骨頭以上,影響肩關節外展功能者,必須進行骨折復位固定治療:①傷員坐位:在局部血腫內麻醉下,傷肢上臂外展90°、外旋60°、前屈40°位;②並將傷肢放於外展架上,術者用拇指將岡上肌向肱骨大結節方向推壓,迫使骨折塊復位;③復位良好者用石膏條將外展架及傷肢固定4周。

如有移位的肱骨大結節骨折手法復位失敗,或大結節骨折被拉至肱骨頭的上方時,均應行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一般用肩前內側切口,暴露肱骨小結節及結節間溝,將上臂外旋外展,並用巾鉗將大結節夾住向下牽拉,使之復位,用螺絲釘固定,逐層縫合傷口,術後用外展架固定,並加強傷肢功能鍛鍊。

預後

肱骨大結節骨折一般預後良好。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