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胸腔積液 2009年01月20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疾病代碼

ICD:J98.9

疾病分類

胸外科

症狀體徵

65%爲單純的右側胸腔積液,15%爲左側胸腔積液,15%~30%爲雙側胸腔積液。胸腔積液的性質爲漏出液,但肝性胸腔積液的蛋白含量常輕度高於肝性腹腔積液,這是由於胸膜的吸收功能稍強於腹膜。通常鑑別漏出液和滲出液的指標不能用於診斷肝性胸腔積液,有報告稱: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擴散到胸膜腔,會干擾胸腔積液的檢測結果。肝硬化造成的乳糜胸雖很罕見,但常規的檢查指標即可診斷。一項前瞻性研究顯示,15%的肝性胸腔積液可發展成自發性膿胸。

疾病病因

肝性胸腔積液與肝病有關,發生機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此類病人常發生在既往腹部手術史,特別是肝門區手術者。

診斷檢查

診斷:排除了原發於心、腎、肺疾患以及結核、腫瘤所致的胸腔積液,肝硬化失代償期合併雙側或單側胸腔積液稱爲肝性胸液。

實驗室檢查:臨牀生化檢查可見血漿總蛋白、血清白蛋白(白蛋白)低於正常水平,A/G 倒置。胸腔積液性質爲漏出液,偶可呈血性,其蛋白含量比腹水略高。

其他輔助檢查:腹部B 超提示肝硬化,脾大,腹水,門靜脈增寬,且消化道鋇餐檢查提示有不同程度的食管靜脈曲張。X 線或胸部B 超證實有胸腔積液。

鑑別診斷

須與原發於心、腎、肺疾患以及結核、腫瘤所致的胸腔積液鑑別。

治療方案

肝性胸液治療一般採用綜合措施。包括保肝、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限水、限鈉、利尿等。有感染者同時選擇腎損害作用小的藥物。對胸液量大、呼吸困難者可行胸腔穿刺抽液,穿刺術較爲安全、可靠,最近流行的是血清白蛋白(白蛋白)置換的胸腔穿刺術,但應警惕體液和電解質失衡而誘發肝性腦病,並應注意防止醫源性感染和胸腹水自身感染,可預防使用抗生素。傳統的胸穿加胸膜固定術、LeVeen 或Denver 分流術及手術修復都有一定治療作用。最近報告的經頸靜脈肝內門脈系統分流術(TIPS)治療肝性胸腔積液也很成功。另外,胸腔鏡也成功地用於治療此病。有人報告用大劑量奧曲肽(善得定)成功治療此病。

預後及預防

預後:肝性胸液治療困難,複發率高。改善肝性胸液病人預後的關鍵在於肝功能狀況的好轉。

流行病學

近年來肝性胸腔積液的發病率有所增加,目前越來越重視肝性胸腔積液,特別是沒有腹腔積液的肝性胸腔積液。肝性胸腔積液常與腹水合並存在,單純發生胸液者少見。胸腔積液可以發生在雙側,多數發生在右側肝性胸液的發生機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瞭。多見於肝硬化病人,其發生率爲4%~10%。肝性胸腔積液約佔胸腔積液1%~2%。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