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暑 2016年04月02日修訂版

BY fengchuile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伏暑:1.病名;2.病因。

病名·伏暑

伏暑爲病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36.。指發於深秋以至冬月的伏氣溫病[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36.。見《嚴氏濟生方》卷三。《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五:“伏暑症,暑久伏病也……若熱毒之氣既已受之,或爲些小風寒所固,此毒遂漸漸入內,伏於三焦腸胃之間,或秋或冬,久久而發,此暑毒伏於人身之內。”因病發季節不同,有秋時晚發、秋後晚發、伏暑晚發、伏暑傷寒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36.。病證輕重與邪伏時間的長短有關[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36.。《溫病條辨》卷一:“長夏受暑,過夏而發者,名曰伏暑,霜未降而發者少輕,霜既降而發者則重,冬日發者尤重。”初起多由新感引動,頭痛身熱,惡寒無汗,體痛肢楚,脘悶噁心,口渴或不渴,便祕或溏,色如紅醬,溺黃濁而熱,繼則狀如瘧,但寒熱模糊不甚分明,或皮膚隱隱見疹,或紅或白,甚或但熱不寒,熱盛於夜,譫語煩躁,渴喜冷飲,或嘔或呃,天明得汗,身熱雖減而胸腹灼熱不除,病程久延,速則三四候可解,緩則五七候始除[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36.。舌苔白膩而厚或滿布如積粉,繼則由白轉黃,甚則轉灰轉黑,或糙或幹,或焦而起刺,或燥而開裂[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36.。亦有初起即寒少熱多,日輕夜重,頭痛而暈,目赤脣紅,面垢齒燥,煩躁惡熱,口乾不喜飲,飲則乾嘔,咽燥如故,肢雖厥冷而胸腹灼熱如焚,大便多祕,或解而不多,或溏而不爽,肛門如灼,溺短赤澀,劇則手足瘈瘲,昏厥不語,或煩則狂言亂語,靜則鄭聲獨語,舌色鮮紅起刺,剔無苔垢,甚則深紅起裂,或嫩紅而幹光,俟其邪由營轉氣,苔始漸布薄黃,及上罩黏膩薄苔,如舌紅中夾黑苔,或舌紅起刺中夾黃黑苔者,症情兇危,本病脈多弦數不揚,治宜視熱偏重者,按暑溫治療,溼偏重者,按溼溫治療[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36.

病因·伏暑

伏暑指病因[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36.。《六因條辨》中卷:“四時伏氣,皆能爲病,即伏寒、伏風、伏燥,皆可與伏暑立名主病。故春溫爲冬令之伏寒,腸風爲春令之伏風,瘧痢爲夏間之伏暑,咳嗽爲秋天之伏燥,以類而推。”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