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痢 2015年11月22日修訂版

BY fengchuile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風痢爲病證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48. 。指因風邪傷及脾胃所致下痢者[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48.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九治風痢便清血,或下瘀血,注下無度,用胃風湯;《醫學入門》卷五治風痢惡風鼻塞,身痛色青,或純下清水,用古蒼朮湯、神術散;《時病論》卷三治風痢先瀉後痢,腹痛後重,或下純血,脈沉小弦,用痛瀉要方加茯苓、炮姜、吳萸、荷葉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48.

參見痢疾:痢疾爲病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63. 。見《嚴氏濟生方》。《內經》作“腸澼”,《傷寒論》稱“下利”、“熱利”,《肘後備急方》稱“下痢”,《諸病源候論》稱爲痢病,《備急千金要方》稱作“滯下”,後世多稱痢疾[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63. 。本病以腹部疼痛,大便次數增多而量少,裏急後重,下黏液及膿血樣大便爲特徵[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63. 。常因外受六淫及疫毒之氣,內傷七情勞役,或飲食不慎,積滯腸中,傳導失常所致[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63. 。治宜分辨虛實[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63. 。實證用清熱化溼,涼血解毒,消積導滯等法[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63. 。虛證用補中益氣,溫陽固澀等法[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63. 。邪盛正虛者,宜扶正與祛邪法[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63. 。亦可兼用行血調氣,前人有“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之說[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63. 。痢疾從病因分,有風痢、痧痢、暑痢、溼熱痢、寒痢、熱痢、疫痢、毒痢、氣痢。從大便性狀分,有赤痢、白痢、血痢、赤白痢、膿血痢、五色痢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63. 。從病情輕重和病程分,有噤口痢、休息痢、奇恆痢、久痢、虛痢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63.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