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中益氣湯 2009年12月1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脾胃論》卷中:調中益氣湯

處方

黃耆3克 人蔘(去蘆頭,有嗽者去之)甘草 蒼朮各1.5克 柴胡 橘皮(如腹中氣不得運轉,更加3克)升麻各0.6克 木香0.3~0.6克

製法

上藥銼麻豆大,都作一服。

功能主治

益氣健脾,和中祛溼。主腸胃虛弱,溼阻氣滯,脘腹脹滿,不思飲食,身體倦怠,大便泄瀉,肢節煩疼者。

用法用量

水600毫升,煎至500毫升,去滓,空腹時帶熱服之。寧心絕思,藥必神效。

摘錄

《脾胃論》卷中

《醫略六書》卷二十:調中益氣湯

處方

人蔘1錢半,黃炙(蜜炙)3錢,白朮(炒)1錢半,蒼朮(炒)1錢,當歸2錢,白芷1錢,升麻5分,柴胡5分,陳皮1錢半,甘草5分。

功能主治

中虛溼伏,抑遏清陽,惡寒終日不罷,脈緩弱者。

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溫服。

各家論述

勞傷中氣,溼遏清陽,營氣不能分佈,故惡寒終日不罷。人蔘、黃耆扶元,補中氣;蒼朮、白朮燥溼健脾陽;甘草緩中和胃;當歸養血益營;升麻、柴胡升九天之陽;陳皮、白芷調中氣以流溼鬱。俾氣壯脾強,則清氣上升,而營運有權,溼邪自化,惡寒無不自止。此調中昇陽之劑,爲溼伏陽陷惡寒之專方。

摘錄

《醫略六書》卷二十

《回春》卷五:調中益氣湯

處方

黃耆6分,人蔘6分,甘草(炙)6分,蒼朮(米泔浸,炒)6分,川芎6分,升麻3分,柴胡3分,陳皮3分,黃柏(酒炒)3分,蔓荊子3分,當歸6分,細辛2分。

製法

上銼1劑。

功能主治

氣血兩虛之頭痛。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回春》卷五

《醫略六書》卷三十

方名

調中益氣湯

組成

人蔘1錢半,黃耆3錢(飴糖炒),茅術1錢半(炒),於術1錢半(炒),升麻3分(醋炒),柴胡5分(醋炒),茯苓3錢,木香1錢半,炙草8分。

主治

產後勞倦泄瀉,脈軟緩澀者。

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溫服。

各家論述

產後勞倦傷脾,不能敷化,而清陽下陷,故倦怠腹痛,泄瀉不止。人蔘扶元以補氣之虛,黃耆補中以舉氣之陷,於術健脾燥溼.蒼朮燥溼強脾,茯苓滲溼清治節,炙草緩中益脾胃,升麻昇陽明清氣,柴胡升少附清氣,廣木香醒脾開胃以調氣化。水煎溫服,使元氣內充,則脾能健運而清氣上升,胃氣自化,安有倦怠腹痛泄瀉之患。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