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發作與癲癇綜合徵相關藥物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癲癇發作與癲癇綜合徵

癲癇(epilepsy)是慢性反覆發作性短暫腦功能失調綜合徵,以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引起反覆癇性發作爲特徵,是發作性意識喪失的常見病因。癲癇並非獨立疾病,而是一組疾病或綜合徵。癲癇的患病年齡在兒童及青年組隨年齡增長而增高,至中年組最高,然後下降。癲癇一詞來源於古希臘語,指臨牀反覆發作的肢體抽動或驚厥。在腦電圖技術出現前的38年,Jackson(1886)就提出癲癇是“高度不穩定的腦細胞羣突然暫時過度放電”所致。德國精神病學家HensBerger(1924)首次在人頭皮上記錄腦電活動,證明了Jackson預言的癲癇定義。癲癇在祖國醫學中稱之爲“癇症”,早在公元前4世紀就有記載,如扁鵲的《難經》曾描述“狂癲之病何以別之?……癲疾始發,意不樂、僵仆、直視”。19世紀末期西洋醫學傳入我國。將傳統醫學中癲和癇這兩個概念不同的徵候名稱合二爲一,用來翻譯Epilepsy稱之爲“癲癇”。癇性發作(seizur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