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癌的放射治療

醫療技術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ǐ gōng nèi mó ái de fàng shè zhì liáo

3 適應

子宮內膜癌的放射治療適用於:

1.嚴重內科併發症或高齡等不宜手術的各期患者,可行單純放射治療(腔內加體外)。

2.術前、術後的輔助性放療。

4 禁忌

一般情況太差,惡病質,難以耐受放射治療者。

5 準備

1.術前向患者說明治療的目的和治療效果,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交待注意事項,以獲得病人的積極配合。

2.全身準備  病人的全身狀態好壞可以直接影響治療的效果,所以在治療前要全面進行檢查。有貧血則要給予糾正,有全身感染者要給予治療,有合併症者也要給予控制。治療過程中,讓病人進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的食物。從各方面改善病人的全身狀況,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提高治療效果。

6 方法

6.1 1.放射治療前的準備

詳細詢問病史,注意並存疾病情況;細緻全身檢查盆腔檢查;覈對、確認腫瘤病理及分級;其他有關檢查如血、尿、便常規,肝腎功能B超、CT、MRI,確定臨牀分期。治療感染及並存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

6.2 2.放射治療方案

(1)單純放射治療

①體外照射

A.設野:各種射野均可參照宮頸癌的設野方法,惟照射野下界可依陰道受侵範圍上下有所變動。

B.劑量盆腔放射治療一般在近完成全盆腔野DT 30Gy時開始腔內治療,此時照射野下段中部開始擋鉛,擋鉛寬度4cm,高度8~10cm(擋鉛高度依子宮體的大小可有所變動,若爲矩形野擋鉛寬4cm,分爲盆腔四野照射),再繼續體外照射,DT 15Gy,即總量DT 45~50Gy。每日DT量約爲1.8~2.0Gy。腔內近距離照射當天不行體外照射。主動脈淋巴結區放射治療可行適形放療,組織量可達60~70Gy,一般依據每週照射次數、單次量的不同,依其生物效應的改變,總組織量也應有所改變(參照放射物理教科書)。

②腔內治療:宮腔容器用單管者可採用以下兩個參考點:

F點:宮腔放射源頂端旁開子宮中軸2.0cm。

A點:宮腔放射源末端相當於宮口水平向上2cm,旁開子宮中軸2cm。

有條件者可設置直腸膀胱參考點,以便控制其受量,減少併發症。

內治劑量應達到 F點 45~50Gy,A點 35~42Gy,每週1次,每次F點6~8Gy,分6~8次進行,必要時要適當補充陰道腔內照射,以減少陰道復發。

子宮體的大小影響療效,子宮越大,宮腔單管放射治療者的靶區劑量分佈越不均勻,療效越差;反之,子宮小療效相對較好。由於宮腔形狀的影響,當距宮腔所置入的管狀容器較遠的宮角劑量達到腫瘤致死量時,距放射源較近的子宮峽部及頸管則受量較大,可能會引起一些放射性壞死,宮腔積液,陰道分泌物增多等,而且有時壞死表現與腫瘤未控或復發難於區別,這也是目前子宮內膜癌單管腔內放射治療劑量難於掌握及隨訪時需要注意並應給予適當處理的問題。

(2)手術合併放射治療

①術後放射治療:用於手術病理分期Ⅰ~Ⅱ期具有復發高危因素者的輔助治療或手術切除範圍不足或切緣不淨者的補充治療。術後發現的組織學Ⅲ期也應給予盆腔放療,若僅細胞沖洗陽性,目前有文獻報道可不增加特殊處理,一般在術後10~14天即開始放射治療,延誤時間則影響療效。

Ⅰ~Ⅱ期高危因素組:①病理類型:透明細胞癌及腺鱗癌,不論期別及組織分化程度,術後均須給予輔助性放射治療或化療;子宮內膜漿液性乳頭狀癌,因其生物學行爲類似卵巢上皮癌,則術後以化療爲主。②子宮內膜腺癌Ⅰ期患者的肌層浸潤深度及細胞分化程度:Ⅰa期的G3;Ⅰb期的G2、G3;Ⅰc期的G1、G2、G3。③有脈管受累者。④宮頸受侵者;以上後三者術後首選盆腔體外放療,或放、化療同時應用。⑤腹膜淋巴結轉移,限於盆腔者仍以盆腔體外放療爲主,超出盆腔者選擇適形放療。⑥陰道切緣不淨或因陰道切緣距離腫瘤<5mm者除盆腔照射外,還應補充陰道內治療。

劑量:全盆體外照射,組織量一般爲45Gy(個別病例可根據情況,針對具體病竈縮野可達50Gy照射野面積過大時需慎重),每日1.8~2.0Gy。需採用術後陰道腔內放射治療者,可在術後約2周時開始(即陰道傷口基本癒合後),每單次量爲陰道黏膜下0.5cm處6~8Gy,3~4次完成(爲防止膀胱直腸受量過大而不以A點爲參考點)。若採用術後體外加腔內合併放射治療時,爲減少膀胱直腸併發症,可在體外達30Gy時照射野下界擋鉛4cm×4cm。有條件者擋鉛範圍可在模擬機下標出陰道頂端位置,從此位置向上1~2cm,向下達照射野下界,寬仍4cm。

②術前放射治療:A.因宮體過大或病期晚,手術不宜切除者,可依據情況,採用適當的術前腔內或體外放射治療,然後在合適的時機進行手術切除,再依術後情況增加不同方式的術後放射治療。治療方式及劑量也應依治療的不同目的和方式而定。B.一般多不主張採用手術前常規放射治療,因療程過長對患者不利,並且對一些不需要放射治療的患者,採用了放射治療加手術的雙重治療,增加了併發症的發生率。

(3)手術後復發的放射治療:依據不同情況決定,如復發在盆腔及腹主動脈旁,可行體外放射治療,方法劑量如上述。孤立病竈可依具體情況採用體外三維立體適形照射。陰道復發可依具體情況適量腔內放射治療,因此時子宮已切除,要特別注意膀胱直腸受量,有條件者最好設置膀胱直腸參考點進行監測,減少併發症。

7 注意事項

1.放射治療中  患者可能出現放射治療反應乏力、食慾不振、尿頻大便次數增加等,一般給予對症處理即可緩解。白細胞下降低於3×109/L,血小板下降低於80×109/L等可暫停放射治療,給予升血細胞藥物,待好轉後再恢復放射治療。同時注意處理併發症。

2.放射治療後

(1)完成放射治療後應定期隨診,第一次爲放射治療後1個月,以後第1~2年內每3個月一次,放射治療後3~5年,每6個月至1年一次。隨診檢查內容包括:①盆腔檢查三合診);②陰道細胞學檢查;③胸片;④根據不同情況,可行B超、CT、MRI檢查等。

(2)正常組織晚期併發症防治:放射治療後以膀胱直腸遠期併發症較多見,治療方法以對症處理爲主。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