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網膜下隙阻滯術

手術 醫療技術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hū wǎng mó xià xì zǔ zhì shù

2 英文參考

subarachnoid space block

4 適應

蛛網膜下隙阻滯術適用於下腹部、盆腔、下肢及會陰部手術的麻醉

5 禁忌

1.穿刺部位皮膚及軟組織感染

2.全身膿毒血癥。

3.凝血功能異常。

4.顱內壓增高

6 準備

1.用具準備  選用22~25G小兒腰麻穿刺針,5ml玻璃注射器一支,局麻藥及其他消毒用具。

2.患者體位準備  患兒取側臥位,屈背弓腰,雙膝關節屈曲並儘量向胸部靠攏。也可採用坐位,但需助手扶持患兒並保持呼吸道通暢。

3.穿刺間隙和體表定位  選擇腰4~5或腰5~骶1椎間隙進針。兩側髂嵴最高點的連線與脊柱交叉處,相當於第4腰椎棘突或腰3~4椎間隙。

4.用碘伏行大面積皮膚消毒

7 方法

1.基礎麻醉  12歲以下的小兒基本上需要深度鎮靜或基礎麻醉,硬膜外穿刺時需另一位醫師保持患兒呼吸道通暢,做好監測

2.穿刺方法  進針點選在脊柱正中線上,兩棘突間隙的中點。用0.25%利多卡因,做一皮丘,再行皮下及深部浸潤麻醉達棘上韌帶和棘間韌帶。將穿刺針沿針眼直刺皮膚,穿過棘上韌帶刺入棘間韌帶,抵達黃韌帶時有韌性感,一旦突破黃韌帶,即有阻力頓時消失的“落空感”,繼續進針少許則可進入蛛網膜下腔。小兒黃韌帶薄弱,“落空感”不明顯,因此需隨時拔出針芯,觀察是否有腦脊液流出。一旦有腦脊液流出,即可注入已準備好的局麻藥

3.藥物劑量  常用重比重布比卡因丁卡因嬰兒劑量按每千克體重計算相對偏大,作用時間縮短。將阻滯平面調至胸6水平的推薦劑量爲:①0.75%布比卡因加等量10%葡萄糖,0.3mg/kg,適用於嬰兒兒童;②1%丁卡因加等量10%葡萄糖嬰兒給予0.8~1.0mg/kg,兒童0.25~0.5mg/kg。大約可維持麻醉1.5h,加入腎上腺素10μg/kg(最多0.2mg)可延長阻滯時間。

8 注意事項

1.本操作必須在手術室或具有同等條件的處置室內進行,應準備好搶救物品,如升壓藥物麻醉機氣管插管用品。

2.穿刺前應建立靜脈通路和靜脈輸液,整個過程中做好常規監測穿刺完成後小兒應保持仰臥位

3. 10歲以下小兒發生低血壓的可能性較少,但當平面過高時,仍可出現低血壓或伴隨皮膚斑紋、心動過緩以及呼吸暫停。

4.其他併發症有頭痛噁心嘔吐和尿瀦留,神經損害和顱內感染較爲罕見。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