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扎羅夫脛骨延長術

兒童肢體延長術 小兒外科手術 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ī lì zhā luó fū jìng gǔ yán zhǎng shù

2 英文參考

Ilizarov technique of tibial lengthening

5 分類

小兒外科/兒童肢體延長術

6 ICD編碼

78.35

7 概述

伊利扎羅夫脛骨延長術用於兒童肢體的延長。

肢體延長術只是矯正肢體不等長的一種常用方法,而健側短縮和骨骺阻滯術也是實現肢體均衡的有效方法,然而後者不易被普遍接受。因此,本章着重介紹肢體延長術。 兒童由於各種原因,如先天性脛骨假關節先天性肢體短縮,以及由於感染外傷所致的肢體短縮畸形(圖12.44.5-0-1~12.44.5-0-3),均可採用肢體延長的方法,解決肢體短縮畸形。Codivilla(1905)提出股骨斜形截骨延長法,Putti(1992)在截骨上下端橫穿一根克氏針牽引延長,Abbott(1928)改進了Putti氏骨牽引方法,即在骨折上下兩端各穿入兩根克氏針進行固定牽引,從而增強了牽引的拉力,防止了鋼針滑脫,並提高了骨延長的效果,該作者又在1927年提出了脛骨延長術。Bost(1956)採用斜形截骨和髓內針固定。Westin(1967)在截骨缺損區,採用骨膜包裹覆蓋法達到延長的目的。目前在Abbott提出脛骨延長術基礎上發展了許多改進方法,如經皮橫穿脛骨上下端進針法,經皮骨鑽孔、閉合折斷脛骨,腓骨截骨和脛腓下關節融合術,防止踝關節外翻畸形等。Anderson(1952)認爲這種方法具有軟組織損傷輕、保留骨膜、促進局部骨組織生長的優點。肢體延長術包括骨骼肌肉神經血管組織的延長和再生。在肢體延長過程中涉及問題較多,此處着重討論下肢骨延長的問題。

1.根據影響肢體短縮的原因以及骨骼生長發育情況,選擇骨延長的最佳時機。正常兒童生長發育階段,下肢骨生長發育停止時間,男孩爲16歲,女孩爲14歲。Colemen(1967)認爲兒童8~12歲爲骨延長的最佳時間段。20歲以後由於骨癒合變慢,因此做骨延長時要慎重考慮。

2.根據下肢長管狀骨生長速度,選擇骨延長的部位。正常兒童從4歲到生長發育停止,下肢股骨平均每年增長2cm,脛骨每年平均增長1.6cm,Dighy觀察表明:股骨生長中的70%來自股骨下端,30%來自股骨近端;脛骨生長的65%來自脛骨近端,35%來自脛骨遠端。因此,股骨延長術主要選擇在股骨中下段進行,而脛骨延長時主要選擇在脛骨中上段進行。雖然股骨延長或脛骨延長均能矯正肢體不等長,但原則上,以大腿短縮爲主者,應進行股骨延長術;反之,以小腿短縮爲主者,則選擇脛骨延長術。

3.骨延長時長度的計算方法 爲了能夠實現骨延長的預期效果,對兒童生長發育需要做全面考慮,在骨延長時年齡是一主要因素,須攝腕關節X線片,測定兒童的骨齡。骨延長度=[脛骨短縮長度+(男15.5/女14.5-手術時年齡)×0.1]cm。15.5與14.5分別爲男孩和女孩下肢停止生長時的平均年齡。

4.目前常用的肢體延長方法 根據延長速度,可分爲股骨一次延長和逐日延長。前者因所延長的長度有限,併發症較多,如血管神經損傷、骨癒合時間長,甚至不癒合等,已較少採用。目前多采用逐日延長,逐日延長的方法較多,主要區別在於截骨部位和使用的外固定器械(延長器)不同。例如Wagner採取骨幹截骨延長和懸臂式延長器,當達到所需長度後,需要體骨植入和內固定;DeBastiani選擇幹骺端截骨,使用單臂外固定器固定,骨痂形成後,再逐日延長;Ilizarov則採用環形延長-加壓系統,進行骺板延長和幹骺端截骨延長,同樣不需要植骨和內固定。

用於脛骨延長的伊氏架主要零部件有直徑爲9cm、11cm、13cm、16cm 4種型號的半環形圈,使用時將2個半環形圈用螺栓和螺母組合成完整圓環,通常由4個圓環組成伊氏架,每端2個構成一組,由六面形柱體連接;兩組環之間用4根絲槓或延長器連接,無論是延長,還是壓縮,都是通過調節絲槓或延長器完成的。兩種規格克氏針,即直徑1.5mm和1.8mm,通常後者用於下肢。有的克氏針上帶有“橄欖”,用以在骨延長期間對抗骨外側的預期應力。爲了避免克氏針對骨骼皮膚產生異常的壓力,必須採用各種方式將克氏針固定到圓環上,目的是保持克氏針無論在冠狀面,還是矢狀面都呈直線、不能彎曲。如果克氏針正好通過圓環上的孔,就採用中心帶孔的螺栓(圖12.44.5-1A)固定;如果克氏針從孔的旁邊穿過,則採用旁邊開槽的螺栓(圖12.44.5-1B)固定;如果克氏針穿過以後位於圓環的上方或下方,則採用墊圈在克氏針無彎曲的狀況下固定(圖12.44.5-1C);或採用延長板固定(圖12.44.5-1D)。延長板經常用在低齡兒童,以代替第2個環,只須固定一根克氏針,但不能與鄰近環上的克氏針的方向相同。這種利用延長板固定的克氏針也稱爲“下降針”。

固定時先將圓環一端上的克氏針固定,必須用一把扳手維持螺栓不動,用另一把扳手擰緊螺母。否則的話,螺栓將把克氏針扭向一邊(圖12.44.5-2A、B)。然後用張力鉗從圓環上的另一端對克氏針施以100~130kg的張力,維持這種張力的同時,將螺母擰緊(圖12.44.5-2C)。待每根克氏針都擰緊後,將針尾保留4cm剪斷,以備必要時重複上述操作。將針尾朝圓環方向彎曲。

術前必須將伊氏架組裝完畢,最上面和最下面的圓環必須位於脛骨近端骨骺的稍下方和遠端骨骺的稍上方(圖12.44.5-3)。圓環連接時要對稱,以保持遠、近兩組環在一個平面。同時還要保證圓環與皮膚之間保持兩橫指的距離。最上面可採用5/8環,以保證術後膝關節的屈曲活動度。

脛骨的每一端使用2個圓環,先用2個六面柱體將2個圓環連到一起,以免影響到克氏針的固定。待全部克氏針固定完畢,再增加1個六面柱體以增強圓環的穩定性。靠近截骨端的這組圓環要靠的近一些,以保證截骨線位於幹骺端;而在另一端,2個圓環要離得遠一點,以增加整個伊氏架的穩定性(圖12.44.5-3)。將每個圓環上的連接點放在肢體的前後側,將每組圓環上的六面柱體緊靠該連接點的內側安置,以騰出圓環外側更多的孔供固定克氏針時使用。現在將遠、近兩組圓環用2根絲槓或延長器連接起來,絲槓應放置在兩組內側圓環連接點的外側(圖12.44.5-3)。截骨完成後這2根絲槓將被取掉,代之以4根絲槓將遠、近兩組內側圓環連接起來。

用於小腿肌肉分佈關係,脛骨延長過程中預計將會發生向前成角和外翻,爲避免上述情況發生,兩組圓環不能平行安裝,而應將近側組環向後下、向外傾斜5°。這個度數通過在近側組環的絲槓上添加2套錐形墊圈來控制,這種墊圈可以提供任何方向上7°範圍內的調節,安裝時每套墊圈的錐形突起朝向圓環;鑽近端克氏針時,在脛骨內側端要稍偏向骺板(圖12.44.5-4A~C)。截骨完成後,將遠近兩組圓環調整至相互平行。這時出現了5°的過度矯正,這個成角會在延長過程中會逐漸得到矯正變成直線。也有一些學者認爲,在大多數的脛骨延長中這一步是沒有必要的,待延長過程中出現成角畸形矯正也不遲。

8 適應

伊利扎羅夫脛骨延長術適用於:

1.先天性或後天性所致肢體短縮畸形,肢體短縮>3cm者。

2.手術適宜年齡爲10~12歲,如果採用骺板延長者,則應在接近發育成熟時進行,即骨齡達14歲左右。

3.下肢髖關節、膝關功能良好,肌力在Ⅳ級以上或者下肢骨延長後,有條件調整肌力平衡者。

9 禁忌症

1.年齡<8歲。

2.肢體短縮在3cm以下或大於15cm者。

3.下肢肌力差,骨延長術後,無鄰近正常肌肉可替代者。

4.髖、膝和踝關節穩定或有明顯畸形者。

10 術前準備

1.體高和下肢長度測量

2.股骨脛骨X線片的真實長度測量

3.確定下肢不等長的總長度。

4.攝腕部X線片,確定骨齡。

5.墊高患肢調整骨盆傾斜,平衡軀幹等綜合性因素來決定骨延長時所需的長度,在需要骨延長的總長度基礎上再增加0.5~0.6cm,作爲補償骨短縮畸形

12 手術步驟

1.患側肢體消毒、鋪單,通常不使用止血帶。通過特製的消毒木託將患側小腿托起架空,將預先組裝好的伊氏架套入小腿(圖12.44.5-5)。

2.穿針(圖12.44.5-6)  先橫行穿針,固定在最近和最遠端的圓環上,穿針時要儘量靠近骺板。這2根要採用橄欖針,從外側向內側穿,應與骺板平行,位於近端骺板的稍下方和遠端骺板的稍上方(a和b)。調整伊氏架,保持圓環與皮膚最少2cm的間隙,將上述2根針固定到圓環上。連接兩組圓環的一根絲槓應位於脛骨表面的正前方,並與脛骨前緣平行。

接下來的2根針稱作腓骨針,採用不帶橄欖的克氏針,從外向內穿針。近端的要通過腓骨小頭,由於腓總神經位於其後方,故應向前內側幾乎與脛骨內側面垂直方向穿針(c);遠端的採用同樣方向通過腓骨和脛骨穿針,但要固定在近側組的近側環上(d),以免損傷下脛腓韌帶

再將2根克氏針從外向內平行脛骨內側面穿針,固定在近端和遠端的遠側圓環上(e,f)。最後2根採用橄欖針從內向外橫行穿針,固定在中間兩個圓環上(g,h)。全部的8根針(近側4根,遠側4根)固定後,取下連接兩組圓環的絲槓,準備截骨。

3.截骨  伊氏架技術強調皮質骨切開術,保留髓腔結構骨內膜完整。與股骨延長不同的是,脛骨延長應選擇脛骨近端截骨。於脛骨嵴外緣1cm處縱行切開皮膚2cm,縱行切開脛骨骨膜骨膜下剝離顯露脛骨內外側,用板狀拉鉤將骨膜拉開(圖12.44.5-7A)。

在近側組最遠側克氏針下方1cm處做截骨,先用1cm寬的骨刀截斷前側皮質骨;然後換用0.5cm寬的骨刀依次截斷外側和內側皮質骨(圖12.44.5-7B)。由於在不損傷髓內結構的前提下是無法完成後側皮質骨的截骨,因此,只能通過折骨術完成後側截骨,即在後內側和後外側皮質骨切開處插入骨刀撬撥造成後側皮質骨骨折(圖12.44.5-7C)。爲了證實截骨完全與否,應該牽拉遠近側兩組圓環,同時外旋遠側組圓環來證實。縫合骨膜,關閉切口

皮質骨切開術能否保護髓腔內血運,在學術界一直存在爭議;此外,折骨術產生的後側皮質骨的骨折線可能通向針道的一側,從而影響固定的穩定性。因此單臂外固定架延長技術中介紹的截骨方法似乎更簡單、易行,還可避免上述併發症,而且似乎不影響骨的癒合。

4.腓骨截骨  在腓骨中段做截骨,爲了避免腓骨的提前癒合,最好截除一小段腓骨。

5.將遠近兩組圓環用4根絲槓或延長器連接起來(圖12.44.5-8)。

13 術後處理

1.在病兒可以耐受的前提下,儘早開始功能練習。最好術後第1d即開始小範圍的膝關節和踝關節的屈伸練習;術後第2或3d扶拐行走。

2.兒童術後3~4d開始延長,青少年和成人推遲至術後1周。每天延長1.0mm,分4次進行。如果使用延長器,則延長即簡單,又準確,每旋轉聽到一次響聲,即延長0.25mm。

3.每2周複查一次X線片,瞭解骨痂生長情況及截骨端的對位對線。每天延長1mm只是個標準的延長速度,如果截骨端有長牢的跡象,可以加快延長速度;如果截骨端出現骨痂中斷,必須減慢延長速度。

4.當X線片顯示延長端的骨痂已經變成皮質骨時,建議先取掉連接兩組圓環的絲槓或延長器。扶拐負重1~2周如無不適主訴小腿臨牀檢查穩定,再拆除伊氏架不遲。因爲在上述期間一旦發生骨折,可以很容易再固定。許多專家喜歡在拆除伊氏架的幾個月內,使用支具保護患肢。

14 併發症

伊氏架是Ilizarov對全世界矯形外科的一大貢獻,也是一種神奇的、具有魔方般組合功能的矯形技術,可以解決矯形外科遇到的許多問題,其中肢體延長技術是其精髓。但是,在肢體延長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甚至出現併發症。如處理不當,就會影響延長的效果。Dror Paley(1990)將延長過程中發生的問題歸納爲問題、障礙和併發症,並提出瞭解決的具體方法。其定義如下。

延長過程中的問題:一種在延長和固定期間可能發生、在延長結束之前通過非手術方法完全解決的困難。

延長過程中的障礙:一種在延長和固定期間可能發生、在延長結束之前通過手術方法完全解決的困難。

併發症:包括局部和全身、術中和術後併發症,即在延長結束前不能解決的困難。又分爲輕微併發症和主要併發症。

1.肌肉攣縮  通常由於延長使得肌肉的張力增加所致。由於屈肌和伸肌的肌力不平衡肌肉攣縮容易發生在強大的肌羣一側和跨越2個關節肌肉。如脛骨延長中的小腿三頭肌和股骨延長中的膕繩肌。另外,如果克氏針穿透肌腱筋膜,將阻礙關節活動度。因此,預防肌肉攣縮是肢體延長治療中的一部分,主要預防措施包括體療、使用支具和跨關節固定。體療的重點放在被動牽伸受累的主要肌羣。由於這些受累的肌羣通常跨越2個關節,僅牽伸一端的肌肉是不夠的,例如以小腿三頭肌爲例,先屈曲膝關節最大限度地背屈踝關節然後保持關節背屈、被動伸直膝關節。應鼓勵病兒每天重複這種練習。目前已明確的是主動練習和電刺激,有助於肌纖維再生;持續被動練習作用尚不確實。

防止肌肉攣縮的關鍵是儘可能長時間地將肌肉處於張力之下,臨牀實踐證明每天少於6h的牽伸練習不足以預防肌肉攣縮,更何況絕大多數的病兒不能耐受這麼長時間的練習。所以,只能藉助支具的幫助,如Paley教授使用的伸膝支具和踝關節背伸支具保持膝關節完全伸直和踝關節背伸90°。伸膝支具只在夜間使用,使用8~12h;踝關節背伸支具要全天應用。支具要持續使用3~4周,直到肌肉張力減小時爲止。另外就是使用動態支具,它允許膝關節主動屈曲,當放鬆時,支具會逐漸地將膝關節伸直。動態支具更符合人體生物力學。在脛骨延長較多時(大於6cm,特別是雙平面延長時),建議把踝關節用克氏針固定,Ilizarov使用1根針將跟骨固定,Paley教授用2根針固定跟骨保持關節背伸90°,同時應用膝關節支具保持膝關節伸直位。

肌肉已經發生明顯攣縮時,可以應用動態支具進行矯正治療;另一治療方法是先過度延長10mm,再壓縮15mm,最終到達短縮10mm的目的,以減少軟組織的張力。如果肌肉攣縮仍然存在,就要跨越關節再安裝伊氏架,牽開關節攣縮;如果伊氏架取掉後發生攣縮,而且經過康復治療無效,就要行肌腱延長術

根據前面的定義,如果通過非手術療法解決了肌肉攣縮,就是延長中的問題;如果在延長結束前通過手術解決的,就歸爲延長中的障礙;如果延長結束後攣縮仍然存在,經過非手術療法最終克服了攣縮,歸爲輕微併發症;如果最終通過肌腱延長或關節囊鬆解解決的肌肉攣縮,就是主要併發症。

2.軸線移位  在延長過程中截骨端有逐漸位移的傾向,這是因爲骨的兩面肌肉不平衡所致。移位的方向取決於不同的骨骼和不同的截骨平面。股骨近端截骨,股骨傾向於內翻和向前成角;股骨遠端截骨,股骨傾向於外翻和向前成角;脛骨近端截骨,脛骨傾向於外翻和向前成角;脛骨遠端截骨,脛骨星傾向於內翻和向前成角。另一引起位移的因素是不穩定,包括伊氏架不穩定、克氏針失去張力和克氏針鬆動。

最好的治療方法是預防。克氏針可以向預計傾斜的相反方向傾斜5°~10°。以脛骨近端爲例,近端圓環應該內高外低、前高後低的位置。

如果位移發現的早(小於5°),可以完全糾正過來。即在發生位移的一側過度延長(例如外側每天延長5次,每次0.25mm;內側只延長3次,每次0.25mm)。當位移大於5°,就要在延長絲槓上增加關節(圖12.44.5-9A、B);當延長距離較大時,需要置入額外的橄欖針將位移的骨端拉回來(圖12.44.5-9C);爲了矯正向前成角,在截骨近端可以安置下降針(圖12.44.5-10A、B)。

如果位移通過非手術療法解決了,就歸爲延長中的問題;如果通過手術方式糾正的,就是延長中的障礙;如果位移已經癒合了,小於5°歸爲輕微併發症,大於5°歸爲主要併發症。

3.神經損傷  可以發生在術後,也可以發生在延長開始後。術者應該熟悉穿針平面的解剖,選擇安全的區域進針,以避免穿針直接引起的神經損傷。橫行穿針時,應該先將針插到骨頭再開始鑽,只鑽透骨骼的兩側,然後通過敲擊的方式將克氏針穿透對側軟組織。這樣做的目的是減少在軟組織中的旋轉時間,降低將神經捲入造成的損傷機率。還有就是要掌握轉速,高速容易造成局部明顯的機械和熱損傷,針的直徑也與損傷呈正比,1.5~1.8mm的光面針很少造成神經損傷。另外請麻醉師不要使用肌松劑,以便穿針過程中如果傷到神經,就可觀察到其所支配肌肉的收縮。如果術後病兒經常被嚴重的疼痛所痛醒,並指出疼痛來自受累克氏針附近,用一金屬物體敲擊該克氏針引起局部的感覺異常,如燒灼感或針刺樣疼痛,就可確定該克氏針傷到了神經。一旦確認克氏針傷到了神經(無論術中,還是術後),就要將其拔除。

手術操作中引起神經損傷還可能來自脛骨皮質骨切開術的骨刀直接損傷、腓骨截骨中的線鋸直接損傷和更多的來自手法完成後側皮質骨折骨術的牽拉損傷。因此,在行脛骨近端的折骨術時,應該外旋遠折端,以免損傷腓骨小頭附近的腓總神經

延長過程中引起的神經損傷非常少見,重點是要了解神經損傷的早期症狀和體徵。病兒會經常訴說局部明顯不適,首先出現的體徵是皮膚感覺過敏疼痛疼痛可能是反射性的,如腓深神經損傷反射到踝關節的前方疼痛。接下來是肌力下降,最後出現肌肉麻痹。如果處理的及時,麻痹是可以避免的。治療的重點是增加康復訓練,特別是關節功能訓練和肢體負重;同時必須減慢延長速度,甚至完全停止延長數天到1周。重新開始延長時要比以前延長速度慢0.25~0.5mm/d。一旦肌力下降或肌肉麻痹出現,必須壓縮伊氏架,期望神損傷得到恢復。神經損傷發生後,特別是與固定針有關時,就應該做相應平面的神經減壓術,如腓骨小頭平面的腓總神經減壓術。

術中引起的神經損傷,無論恢復與否,都歸爲併發症。延長過程中出現的神經損傷,經過處理恢復的爲延長中的問題;經過神經減壓恢復的,爲延長過程中的障礙;延長結束後仍遺留的神經損傷,爲併發症。

4.血管損傷  分爲手術直接損傷和延長過程中損傷。前者主要爲置入克氏針引起的動靜脈損傷,由於採用的是直徑較小的針,穿針引起的血管損傷很少發生。如果術中發生血管損傷,應立即拔除克氏針,然後壓迫止血。截骨也可能引起血管損傷,比如脛骨皮質骨切開術過程中骨刀可能損傷動脈,腓骨截骨過程中可能損傷靜脈。一旦發生血管損傷,通常壓迫或填塞止血即可奏效。偶爾會形成血腫、可能引起骨筋膜綜合徵,應預防性地行筋膜切開減壓術。如果術後懷疑骨筋膜綜合徵,應進行臨牀檢查和骨筋膜室測壓,一旦確診,就應急診行筋膜切開減壓術。測壓是非常重要的診斷方法,因爲牽拉痛的假陽性很高(由於固定針穿過肌肉)。延長過程中的血管損傷主要是延長速度過快、延長的距離太長所致,特別是後者。處理上就是減慢延長速度,甚至停止延長數天到1周。

腫脹:延長過程中腫脹是經常出現的,特別是病兒活動或行走過多。往往取掉伊氏架數月後腫脹才能消退

血管損傷無論發生再造術中,還是延長過程中,都被歸爲併發症。

5.骨痂早期癒合  這種情況通常因爲截骨不完全、開始延長時沒有將截骨端拉開所致。還有就是術後延長開始的時間過晚(術後等待時間過長),以至於大量的骨痂形成,阻礙了截骨端的拉開。體徵是固定針被拉成弓形,弓形的凸面朝向截骨端。延長期間爲了糾正成角或位移也會發生這種情況。特別是股骨和腓骨的截骨端。

處理上可以繼續延長,直到將癒合的骨痂拉斷。必須告知病兒拉開骨痂的時候是很突然的、會感到疼痛、聽到或感覺到拉開的響聲。爲了減輕疼痛,必須往回壓縮幾毫米。如果不這樣做,可能導致截骨端過度分離、誘發延遲癒合以及不癒合。另一種處理方法是在麻醉下行閉合旋轉折骨術。如果折骨術失敗,則重新做皮質骨切開術。需要注意的是在截斷新生骨時會大量出血,建議手術時使用止血帶。

通過非手術方式解決了早期癒合,歸爲延長中的問題;通過手術則爲延長中的障礙;只有當早期癒合迫使醫師放棄了延長治療,纔算併發症。

6.遲癒合  許多因素可以導致延遲癒合,可以分爲技術因素和病兒因素。技術因素包括截骨時創傷過大、開始時截骨端分離過多、伊氏架不穩定和延長速度太快。病兒因素包括感染營養不良代謝異常。

爲了降低延遲癒合的風險,截骨時應最大限度地減少對骨膜骨內膜損傷。固定架不穩定也是導致延遲癒合的一個因素。當延長間隙中的骨痂不是縱向和平行生長,而是蜿蜒生長時,說明骨痂不健康,應該檢查固定架的穩定性和固定針的張力,確保固定架堅強牢固,固定針保持張力。營養不良病兒不適合做骨延長;低磷性佝僂病減慢新骨的形成。找不到延遲癒合的原因時,就要考慮感染的可能。

延遲癒合通常都是根據X線片診斷的,發現時往往都有較大的缺損。超聲檢查可以早期發現新骨的形成,大約撐開延長2周即可觀察到新骨形成的情況,爲早期發現延遲癒合提供了新的診斷手段。

一旦發現延遲癒合,應立即反向加壓(壓縮)以刺激骨痂的生長成熟,待斷裂的骨痂恢復其連續性,再繼續延長,但延長速度要減慢。這個過程可以反覆進行。偶爾,這種方法也不能成功(超聲顯示新骨中間發現囊性改變),就要行植骨手術。

延遲癒合通過非手術方法到達癒合的爲延長中的問題;如果通過另外置入克氏針治癒的爲延長中的障礙;如果通過植骨手術治癒的就是併發症。

7.針道問題  與3個方面因素有關,即針與皮膚之間的活動皮膚和骨之間軟組織的多少和所用針的直徑。重點是保持固定針的足夠張力,以減少針與皮膚以及針與骨之間的活動;對皮膚施加一定的壓力也是使固定針穩定的一種方法,即針眼處用商品化的泡沫海綿敷料和彈性夾對針眼皮膚施加壓力,泡沫海綿還可起到屏蔽空氣進入針眼的作用,還可在海綿上滴些抗生素針道問題總是從外向內發展的,開始是軟組織紅腫,接下來軟組織感染,最後導致骨髓炎。對於針道紅腫,可以局部應用抗生素治療,同時維持固定針的合適張力;當出現軟組織感染,就要將針道切開引流,同時沿針道周圍放射狀地注射抗生素,如先鋒黴素。大多數情況下,24h內即可控制針道感染。也可口服抗生素1周代替針道周圍注射抗生素治療。頑固的感染可以進入關節和引髮針道周圍的蜂窩織炎,治療上必須拔除該固定針。如果該針拔除後影響了固定架的穩定,則必須重新置入另一根固定針。

針道感染通過採用局部方法、應用抗生素甚至拔除固定針而治癒者仍爲延長中的問題;如果重新置入固定針,則爲延長中的障礙;一旦發生骨髓炎,即爲併發症。

8.再骨折  由於都是發生在取掉固定架之後,因而均爲併發症。表現形式可以是癒合不全引起的軸向移位,也可以是完全骨折,還可以是竹節樣壓縮骨折。預防的最好方法是在取掉固定架之前認真評價延長區新生骨的質量,新生骨必須達到密度均勻一致、出現新生皮質骨的跡象,以及與周圍骨組織沒有透光區時才能取固定架。在取固定架的時機上必須遵守一個原則,即寧可晚取1個月,決不早取一天。

前面提到所有的再骨折都是併發症,那些導致短縮小於1cm、成角畸形小於5°的,歸爲輕微併發症;超過上述標準,爲主要併發症。

9.關節僵直  也是晚期併發症,因爲對抗肌肉攣縮或者骨延長增加了關節面的壓力所致。當懷疑出現關節僵直時,如果固定架沒有跨越關節,則增加組件跨越關節固定,同時在關節之間撐開5mm。

所有的關節僵直都歸爲併發症,其中膝關節伸直和踝關節背伸喪失15°,要比屈曲和蹠屈喪失同樣度數嚴重。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