恙蟎

昆蟲學 昆蟲 寄生蟲 病媒生物控制術語 生物學 病媒生物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àng mǎn

2 英文參考

chigger[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chigger mites[GB/T 31721—2015 病媒生物控制術語與分類]

3 概述

恙蟎(chigger mites)是指蛛形綱蜱蟎亞綱真蟎目絨蟎亞目絨蟎總科的恙蟎科(Trombiculidae)和列恙蟎科的種類[1]恙蟎成蟲若蟲營自生生活,幼蟲寄生在家畜和其他動物體表,能傳播恙蟲病等疾病。全世界已知約有3000多種及亞種,其中有50種左右侵襲人體。我國已記錄約400種及亞種

4 恙蟎形態

多數恙蟎種類的若蟲成蟲尚不瞭解,因此目前分類幼蟲爲主。

幼蟲(圖1)大多橢圓形,紅、橙、淡黃或乳白色。初孵出時體長約0.2mm,經飽食後體長達0.5~1.0mm以上。蟲體分顎體和軀體兩部分。顎體位於軀體前端,由螯肢及須肢各1對組成。螯肢的基節呈三角形,端節的定趾退化,動趾變爲螯肢爪。須肢圓錐形,分5節,第一節較小,第四節末端有爪,第五節着生在第四節腹面內側緣如拇指狀。顎基在腹面向前延伸,其外側形成一對螯盔(galea)。軀體背面的前端有盾板,呈長方形、矩形、五角形、半圓形或舌形。盾板上通常有毛5根,中部有2個圓形的感器基(sensillary base),由此生出呈絲狀、羽狀或球杆狀的感器(sensillum)。多數種類在盾板的左右兩側有眼1~2對,位於眼片上。盾板後方的軀體上有橫列的背毛,其排列的行數、數目和形狀等因種類而異。氣門如存在,則位於顎基與第一對足基節之間。足分爲6或7節,如爲7節則股節又分爲基股節和端股節。足的末端有爪1對和爪間突1個。

圖1 地裏纖恙蟎幼蟲

5 恙蟎生活史

恙蟎生活史分爲卵、前幼蟲幼蟲、若蛹、若蟲、成蛹和成蟲等7期(圖2)。幼蟲具有3對足,若蟲成蟲都具有4對足。現以地裏纖恙蟎爲例作簡介。

圖2 地裏纖恙蟎生活史

雌蟲產卵於泥土表層縫隙中,卵爲球形,成堆,淡黃色,直徑約0.15mm。經5~7天卵內幼蟲形成,卵殼破裂,逸出一個包有薄膜的前幼蟲(prelarva)。再經10天左右發育幼蟲才破膜而出。遇宿主即爬到體上寄生,在宿主皮薄而溼潤處叮刺,經2~3天飽食後,墜落地面縫隙中,3~7天后靜止不動形成若蛹(nymphochrysalis),蛹內若蟲發育成熟後,從蛹背逸出。自幼蟲靜止至若蟲孵出約需12天。若蟲經10~35天靜止變爲成蛹(imagochrysalis ),成蛹經1~2周發育成蟲若蟲成蟲形狀相似,軀體多呈葫蘆形,體被密毛,狀似紅絨球,有足4對,第1對特別長,具觸角功能。雄蟲性成熟後,產精胞以細絲粘於地表,雌蟎通過生殖吸盤攝取精胞並在體內受精。經2~3周開始產卵,一生產卵100~200個,完成一個世代約需3個月,每年完成1~2代,成蟲壽命平均288天。

6 恙蟎生態

6.1 宿主食性

恙蟎幼蟲宿主範圍很廣泛,包括哺乳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以及無脊椎動物,主要是鼠類,有些種類可侵襲人體。多數種類的恙蟎宿主無特異的選擇性,但也有一些種類有專門的選擇性,僅寄生在某些種類動物體上。大多恙蟎幼蟲寄生宿主體外,多在皮薄而溼潤處,如鼠的耳窩、會陰部,鳥類的腹股溝,翼腋下,爬行類的磷片下等。在人則常寄生在腰、腋窩、腹股溝、陰部等處。

成蟲若蟲主要以土壤中的小節肢動物和昆蟲卵爲食,幼蟲則以宿主分解組織淋巴液爲食。幼蟲宿主體上叮刺吸吮時,先以螯肢爪刺入皮膚然後注入唾液宿主組織受溶組織酶的作用,上皮細胞膠原纖維及蛋白髮變性,出現凝固性壞死,在唾液周圍形成一個環圈,以後繼續增長形成一條小吸管通到幼蟲口中,稱爲莖口(stylostome),被分解組織淋巴液,通過莖口進入幼蟲消化道。幼蟲在刺吸過程中,一般不更換部位或轉換宿主

6.2 孳生地

幼蟲必須寄生外,生活史的其他時期都在地面淺表層生活。作爲恙蟎孳生地必須符合3個條件:

土壤較潮溼

宿主(主要是鼠類)常經過和停留的地方

③富有若蟲成蟲食物(小昆蟲及其卵)的地點。在野外多孳生於小溪、河溝兩旁,沼澤、水塘、樹林及耕地的邊緣地帶和草地;在居民點多在地熱低窪、潮溼廕庇、環境衛生不好、常有鼠類活動的地點,如牆腳、洞穴等處。恙蟎孳生地常孤立而分散,呈點狀分佈,稱爲蟎島(mite  island)。

6.3 活動習性

恙蟎在其孳生地除可作水平移動外,還有垂直移動,其活動範圍很小,未進食幼蟲通常只在半徑3m,垂直距離10~20cm這一空間活動,這與恙蟎活動能力和喜羣集的特點有關。也可攀登地草、石頭或地面上別的物體上去或深入泥洞裏面。恙蟎在水中能生活很久,因此洪水或暴雨及河水氾濫等可促使恙蟎擴散幼蟲也可隨宿主動物而擴散

恙蟎活動受溫度、溼度、光照及氣流等因素影響。多數種類需要溫暖潮溼的環境,如地裏纖恙蟎適應於溼度大、溫度爲18~28℃的環境。多數恙蟎幼蟲向光性,但光線太強時幼蟲反而停止活動宿主行動時的氣流可刺激恙蟎幼蟲幼蟲宿主的呼吸、氣味體溫和顏色(特別是黑色)等很敏感

6.4 季節消長和越冬

恙蟎的季節消長除其本身的生物學特點外,又受溫、溼度和雨量的影響,各地區的各種恙蟎幼蟲發現於宿主體上均有各自的季節消長規律,大致可分爲三型:

①夏季型:每年夏季出現一次高峯。

春秋型:有春秋兩個季節高峯,多數恙蟎屬此型。

③秋冬型:出現在10月以後至次年2月,以冬季爲高峯。

春夏秋型往往以若蟲成蟲土壤越冬,秋冬型無越冬現象。

6.5 分佈

恙蟎分佈在溫暖潮溼地區,尤其熱帶雨林中更多。東南亞地區的恙蟎種類繁多,是世界上恙蟎最集中的地區。我國亦以東南沿海至西南邊境省區爲最多,尤其雲南至廣東。西藏高原雖然幹寒,氣候條件惡劣,但在特定的適宜微小氣候生境中仍有某些蟎種。

7 我國的恙蟎主要種類及分佈

7.1 地裏纖恙蟎(Leptotrombidium deliense)

幼蟲軀體卵圓形,體毛較少,活體橘紅色,眼爲紅色。盾板矩形,前緣和兩側緣稍內凹,後緣凸出。盾板上有羽狀毛5根,包括前中毛1根,前側毛和後側毛各1對。感器毛絲狀,基部無棘,端部分17~19支。眼2對。是我國恙蟲病的重要媒介。宿主齧齒動物及其他哺乳類,鳥類,也寄生於人,以野生家鼠屬(Rattus  spp)的鼠類爲主要宿主分佈於長江以南沿海各省及雲南、貴州、四川、西藏,以廣東和福建分佈最廣。

7.2 小盾纖恙蟎(L.scutellare)

中型蟎種,幼蟲體色橘紅,盾板較大,後緣寬闊鈍圓形,突出,前緣常內陷。後側毛與感器基在同一水平線上。感器絲狀,基部有小棘,有時緊貼於主幹上,端部有較長分支。盾板毛較長,分支較粗,是恙蟲病傳播媒介之一。動物宿主種類較多,包括日本田鼠、大林姬鼠、家鼠屬多種,羊、犬、貓、鼬、猴、鳥等。在我國的分佈以東北和華北爲主,各地也有發現。

8 恙蟎與疾病的關係

恙蟎可引起恙蟎皮炎傳播疾病

8.1 恙蟎皮炎(trombidosis)

由於恙蟎唾液能夠溶解宿主皮膚組織,引起局部凝固性壞死,故能出現皮炎反應。被叮刺處有癢感並出現丘疹,有時可發生繼發感染

8.2 恙蟲病(Scrub typhus)

是由感染立克次體(R.tsutsugamushi)的恙蟎幼蟲叮咬人體所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其臨牀特徵爲起病急驟、持續高熱、皮疹、皮膚受刺叮處有焦痂和潰瘍、局部或全身淺表淋巴結腫大等。當恙蟎幼蟲叮刺存宿主時,將病原體吸入體內,並經卵傳遞到下一代幼蟲然後再通過叮刺傳給新宿主,包括人。我國大陸主要傳病媒介爲地裏纖恙蟎,屬夏秋型。在臺灣還有紅纖恙蟎。最近已證實江蘇北部的恙蟲病爲小盾纖恙蟎所傳,屬秋冬型。恙蟲病在我國主要見於臺灣、廣東、福建、浙江、雲南、廣西、貴州等省。澎湖列島也曾有過本病流行。近年來西藏、四川、新疆、山東、江蘇和安徽也有本病報告。

8.3 出血

近年來國內有人在小盾恙蟎體內分離到本病病毒。但許多疫區在流行季節的調查未發現有恙蟎存在。

9 恙蟎防制原則

9.1 消除孳生場所

搞好環境衛生,清除雜草,堵塞鼠洞,尤其是滅鼠。

9.2 藥物殺蟎

人經活動的地方、鼠洞鼠道附近及孳生地,可噴灑六六六敵百蟲等。

9.3 個人防護

野外工作時衣褲口要紮緊,外露皮膚可塗驅避劑(如鄰苯二甲酸二甲酯)或將衣服用驅避劑浸泡

10 參考資料

  1. ^ [1] GB/T 31721—2015, 病媒生物控制術語與分類[S].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