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諸熱

中醫病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ǎo ér zhū rè

2 英文參考

infantile pyretic disease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小兒諸熱爲病證名,指小兒因各種原因引起的發熱[1]。小兒臟腑嬌嫩,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不論外感六淫內傷臟腑,都能引起發熱,並且感邪之後,最易化熱,熱甚則傷陰陰損及陽[1]。所以,小兒發熱的表、裏、寒、熱、虛、實的變化,較成人更爲迅速[1]。由於引起發熱病因病理及症狀的不同,故其辨證分類[1]

1.《小兒藥證直訣》分潮熱壯熱風熱、溫壯[1]

2.《幼科全書》分傷風發熱傷寒發熱傷暑發熱傷食發熱、痘疹發熱變蒸發熱潮熱驚熱夜熱、客熱、癖熱、血熱[1]

3.《幼科發揮》分肝、心、脾、肺、腎熱虛熱實熱[1]

4.《證治準繩·幼科》:“夫熱有潮熱驚熱夜熱、餘熱、食熱、疳熱、壯熱煩熱積熱風熱虛熱、客熱、癖熱、寒熱血熱、瘡疹熱十六者,大同而小異”,還有表熱裏熱表裏俱熱、半表半里熱、骨蒸熱[1]

5.《醫宗金鑑·幼科雜病心法要訣》分發熱表熱裏熱虛熱實熱[1]

6.《幼幼集成》卷三:表裏虛實四熱爲綱,其下以雜證,包括傷風發熱傷寒發熱、脾胃虛熱、傷熱發熱傷暑發熱心熱表裏俱熱、疳熱、壯熱煩熱積熱虛熱、客熱、心經血熱爲目[1]

這些分類,雖各有特點,但繁複不全,臨牀上多結合病因、臟腑見證,以陰陽表裏虛實分之,庶可概括[1]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3.

治療小兒諸熱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