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全濟陰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í quán jì yīn wán

2 處方

當歸身(酒洗)熟地黃 香附子(童便煮)各120克 幹山藥 白朮各75克 枸杞子 人蔘各60克 艾葉60克(去梗、筋,同香附陳醋、老酒煮一時,搗爛焙乾)川芎 白芍藥 牡丹皮 紫石英(火鍛淬)各45克 澤蘭30克 紫河車1具(在淨水內洗去穢血,用銀針挑去紫筋)

3 製法

上藥咀片,同河車人砂鍋內,用陳老酒750毫升、陳米醋250毫升、清白童便250毫升、米泔水750毫升和勻,傾人鍋內,浮於藥寸許,如尚少,再加泔米,蓋密,用桑柴火慢煮,以河車溶化汁幹爲度。同取出,用石臼搗爛爲餅,日曬夜露三晝夜,焙乾爲末,煉蜜搗和爲丸,如梧桐子大。

4 功能主治

養血,益氣調經。治氣血兩虛月經不調,久不懷孕。

5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漸加至90丸,空腹時用淡鹽湯送下。

月經過期而行,或少或不行,屬血寒血少者,加桂心15克(夏月9克)、炙黃耆30克;先期而來屬血熱者,加炒黃芩60克,酒制生地黃45克;腹痛者,加白芍藥30克;經將行而腹先痛者,加酒炒延胡索30克,陳皮24克,廣木香柴胡各15克;經水行後作痛者,加炒乾薑9克,白茯苓30克,桂心夏月6克,余月15克;經行三五日後,腹中綿綿作痛,或淋漓不止者,加廣木香15克,柴胡18克;經水紫色及黑色者,加黃芩30克,炒黃柏30克,酒浸生地黃45克;過期行經而色淡者,肥人則有溼痰,加白茯苓陳皮蒼朮(米泔浸一宿,鹽水炒)各30克,白朮15克,減熟地黃30克;瘦人則血虛少,加桂心15克。

6 注意

服藥期間,忌食生蘿蔔

7 摘錄

濟陰綱目》卷六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