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踝關節融合術

手術 骨科手術 踝關節融合術 關節融合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qián lù huái guān jíe róng hé shù

2 英文參考

arthrodesis of ankle joint by the anterior approach

5 ICD編碼

81.1101

6 概述

關節是身體中的主要負重關節,其活動主要是足蹠屈背伸。但距下關節內收外展和距舟、跟骰關節旋轉活動也影響到踝關節在冠狀面上的活動。目前,踝關節假體設計還達不到生物力學上的這種要求,踝關節置換成形術遠期效果不滿意,而踝關節融合後,仍能正常勞動和步行。

關節融合一般在90°中立位,由於前足有足夠的蹠屈背伸肌力和跗間關節的代償,邁步時前足背伸能離開地面,着地時蹠屈肌有力而獲得穩定的步態。有人主張融合在95°以補償關節軟骨面切除後的縮短,穿上帶跟的鞋更爲方便。但過度蹠屈會產生前足胼胝和跛行,融合在背伸(仰趾)位,足不能踏平,走路無推動力,就像安裝假腿病人的步態。理想的踝關節融合位置爲屈曲90°,外翻5°,外旋5~10°和功能位的選擇應包括肢體條件即足和下肢的全面估價,肢體短縮病人應在適當蹠屈位融合,股四頭肌癱瘓或無力者禁忌融合在背屈位。

關節融合方法很多,手術設計要根據病人具體情況,有無繼發畸形結核性與非結核關節炎的術式和入路有所不同,如嚴重蹠屈畸形應同時做跟腱延長、蹠筋膜切斷、踝關節後囊切開以及脛後神經血管鬆解術。

手術相關解剖見下圖(圖3.15.7.1-1~3.15.7.1-3)。

7 適應

前路切口淺表,顯露清楚,操作方便,前路踝關節融合術適用於足下垂遠側關節畸形和內翻畸形很輕的病人。

8 禁忌症

不適合侵犯距下關節的踝關節結核馬蹄內翻足和嚴重蹠屈伴關節僵硬的病人。

9 麻醉體位

腰麻或硬膜外麻醉。病人仰臥,大腿縛充氣止血帶。

10 手術步驟

10.1 1.切口

以踝關節爲中心做前正中切口,起自踝上6cm,經踝前延伸至第2或第3楔狀骨,長10~12cm。如有蹠屈畸形用波浪狀切口畸形矯正後,縫合皮膚較爲方便(圖3.15.7.1-4)。

10.2 2.顯露關節

切開小腿伸肌支持帶及踝前十字韌帶,將脛前肌腱向內側牽開,伸肌腱、脛前動脈和伸趾長肌腱向外側牽開,顯露脛骨下端及踝關節,或由外側將伸趾長肌腱和伸肌腱連同血管一併向內側牽開,切開脛骨下端骨膜關節囊骨膜下剝離顯露脛骨下端、踝關節跗骨(圖3.15.7.1-5)。

10.3 3.關節面切除關節融合

骨膜剝離器沿脛骨內側放在內踝後方,保護脛後血神經,用骨刀自脛骨前水平切除脛骨關節軟骨面,鑿除內外關節面,再與脛骨平行,切除距骨關節軟骨面(糾正畸形需按術前預定計劃切除骨面),使達到90°骨端緊密接觸。在脛骨下端前方鑿一長5cm、寬2cm的長方形全層骨皮質片。Blair,Morris等主張距骨體缺損或無菌壞死將距骨體切除,在距骨頸上與骨片對應部位鑿一骨槽,保持踝中立位,把骨片下移嵌入槽內,上螺釘1~2根固定在脛骨和距骨上(圖3.15.7.1-6)。如距骨體切除,用1根斯氏針從跟骨插到脛骨加強穩定

10.4 4.關節鏡輔助下踝關節融合術

採用關節鏡輔助下踝關節融合術的微創手術,創傷小、痛苦少、視野清晰,對踝關節周圍組織干擾較少,不破壞局部組織結構血運,不遺漏關節軟骨,有利於骨性融合,其療效確切。

(1)術前將踝關節骨性標誌、血管神經走行及踝穴前內、前外關節鏡入口標記。患者仰臥位,常規取踝關節前內、前外側入路,銳性切開皮膚4mm,止血分離皮下組織,將鈍性穿刺錐及套筒插入關節腔,置入關節鏡,按順序行系統關節鏡檢查

(2)用刨削刀和等離子刀清理增生、肥厚、充血水腫的滑膜組織纖維瘢痕組織。磨削脛骨前脣骨贅並切除脛骨端的軟骨面和距骨頂部的軟骨,必要時應用微型骨刀或刮匙清理關節面,清理內、外側踝穴的軟骨和軟骨下骨,使松質骨裸露並出血

(3)克氏針貫穿跟-距或脛-距關節,經C臂X光機透視確認位置滿意後,沿導針擰入空芯螺釘。將兩枚螺釘同時加壓固定,確保脛-距關節緊密接觸,以利骨性融合(圖3.15.7.1-8)。亦可取自體骨或異體骨移植,經套管將松質骨在關節鏡監視下植入關節腔,填充骨缺損區,用嵌入棒打壓、嵌壓緊密。

10.5 5.固定

“Holt”,不做骨片滑槽,主張創傷性關節炎脛-距關節螺釘固定,足蹠屈由踝穴向脛骨近側鑽孔,在脛骨後外側皮質穿出處皮膚做小切口,鑽頭反過來順原路退回,踝背屈90°鑽頭繼續前進到距骨頸螺釘固定。在脛骨前將第2螺釘交叉固定,需要時由外踝用第3螺釘加強固定(圖3.15.7.1-7)。

Ilizarov加壓外固定架融合對足踝污染傷口皮膚缺損更爲適合(圖3.15.7.1-8),手術操作同上。

11 中注意要點

1.蹠屈畸形>45°,關節僵硬,一般不採用前路融合。因蹠屈畸形糾正後,伸肌腱聚在踝前不能閉合切口,易造成困境。

2.切除脛骨距骨關節面時,宜在內踝後方放一寬頭剝離器,以防止脛後神經血管損傷

3.切除踝關節後方關節軟骨面遇有困難時,將踝關節極度蹠屈,切除比較方便。

4.固定骨片的螺絲釘應垂直進入,慎勿向內偏斜,防止損傷脛後的神經血管

5.術前蹠屈畸形被動糾正不完全,宜做後路切口延長跟腱,必要時鬆解脛後的神經血管

12 術後處理

前路踝關節融合術術後抬高患肢,石膏過緊及時撐開鬆解。14d拆線,拆換石膏石膏乾燥後扶拐下地,患肢不負重。10周後改帶跟短腿石膏開始負重,一般固定3~4個月,經X線攝片證實達到骨性癒合後,去除石膏固定,行足部功能鍛鍊。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