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和痙證的區別是什麼?

問答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問:中風和痙證的區別是什麼?
答:

中風(zhòng衆)(apoplexy[1][2])爲病名[3]。又稱卒中[3][4]。出《黃帝內經靈樞·邪氣藏府病形》。是指以突然昏撲,半身不遂語言謇澀或失語,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爲主要表現,並具有起病急,變化快,如風邪善行數變的特點的疾病[1][2]。因本病起病急驟、證見多端、變化迅速,與風性善行數變的特徵相似,故以中風名之[5]患者表現爲卒然昏僕、不省人事,伴口眼㖞斜半身不遂,語言不利,或不經昏僕而僅以㖞僻不遂爲主症[5]

痙證爲病症名。亦稱痓證。指以項強口噤角弓反張四肢抽搐爲主症的一種病症。主要由津血虛少,筋脈失養所致。常見於現代醫學中的高熱驚厥破傷風癲癇、顱腦外傷以及癔病等疾病中。鍼灸治療:取印堂百會合谷大椎筋縮後溪太沖申脈等穴,酌情選用3~5穴。熱甚者加曲池十二井神昏水溝湧泉;痰甚者加內關豐隆耳針:取肝、腦、神門腦幹等穴,強刺激注意痙證病情較急,應施治及時。痙止後則以病因治療爲主[6]

中風痙證的區別在於:

中風患者昏迷時可見口眼㖞斜半身不遂,清醒後多有後遺症[5]

痙證患者項背強直,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張,或見昏迷,但無口眼㖞斜半身不遂[5]

關聯詞條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