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內科學

中醫內科學 學科名 中醫學 書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hōng yī nèi kē xué

2 英文參考

internal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3 概述

中醫內科學:1.學科名;2.同類同名科教書籍。

4 學科名·中醫內科學

中醫內科學爲學科名[1]中醫內科學是研究外感溫病內傷雜病等內科疾病診治與預防的臨牀中醫學[2]。是運用中醫理論闡述內科所屬病證的病因病機及其證治規律的一門臨牀學科[2]。它既是一門臨牀學科,又是學習和研究中醫其他臨牀學科的基礎,所以在中醫臨牀學科體系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2]

4.1 中醫內科學的範圍

外感病與內傷病,兩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繫,內傷容易感受外邪,而外感又可進一步加重內傷。本教材所討論的內容以內傷病爲主。

內科範圍很廣,傳統上分爲外感病和內傷病兩大類[2]。一般說來,外感病主要指《傷寒論》及《溫病學》所說的傷寒風溫暑溫溼溫等熱性病,它們主要是按六經衛氣營血三焦的病理變化進行證候歸類;內傷病包括《金匱要略》等書所說的臟腑經絡諸病,它們主要是以臟腑氣血津液經絡的病理變化指導辨證論治[3]

外感內傷,兩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繫,錯綜複雜[3]中醫內科學論述的內容,多以證候排列爲主,以證統病;也有一部分中西醫在概念上相同的疾病,則以病統證[3]。兩者都體現着辨證論治及因時、因人、因地制宜的臨牀思路和方法論特色[3]

4.2 中醫內科學的發展概況

[4]

中醫內科學是隨着歷史的前進醫學實踐的發展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

中醫內科學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悠久的歷史,幾千年來,在不斷與疾病作鬥爭的實踐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理論,對人類的保健事業作出了可貴的貢獻。

早在殷代甲骨文裏,已有心病頭痛、腸胃病、蠱病等內科疾病的記載。殷商時代已發明用湯液藥酒治療疾病。周朝將醫學進行分科,其中的疾醫即相當於內科醫生。

春秋戰國時期,完成了古典的醫學鉅著——《內經》,其在內科方面已有比較詳細的記載,如病能、診斷和治療原則等,對後世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漢代張仲景,總結前人的經驗,並結合自己的臨牀體會,著成《傷寒雜病論》,一部分以六經來概括、認識外感熱病,爲熱病的專篇,另一部分則以臟腑病機來概括、認識內傷雜病創造性地建立了包括理、法、方、藥在內的辨證論治理論體系,爲中醫內科學奠定了基礎。

晉朝王叔和著《脈經》,對內科的診斷,起了很大的作用葛洪著《肘後方》,記載了許多簡便有效的方藥,如用海藻昆布治療癭病,這些療法,比歐洲要早一千多年。隋代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是中醫的病理專著,其中對內科疾病的記載特詳,佔全書的大半。唐代的《千金方》和《外臺祕要》兩書,其中內科的治療方法,更加豐富多采。北宋的《太平聖惠方》、《聖濟總錄》,則又是國家頒行的內科方書。南宋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在病因上,作了進一步的闡發。

金元時代,在內科學術方面,有很多獨到之處,如劉完素倡火熱而主寒涼;張從正治病力主攻邪,善用汗吐下三法李東垣內傷而重脾胃;朱丹溪創“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之說,而主養陰。他們在各個不同方面,都有所創新,有所貢獻,爲中醫內科學提供了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

明代,薛己的《內科摘要》,是首先用內科命名的醫書,王綸在《明醫雜著中指出:外感法仲景,內傷法東垣,熱病用完素,雜病用丹溪,這是對當時內科學術思想的一個很好總結。王肯堂的《證治準繩》、張介賓的《景嶽全書》、秦景明的《症因脈治》等著作,對內科的許多病證都有深刻的認識,尤其是《景嶽全書》,更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對內科的辨證論治,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清代中醫內科學的一個巨大成就,是溫病學說的進一步發展。如葉天士、薛生白、吳鞠通王孟英等,都是對溫病學作出巨大貢獻的代表人物。他們的著述在中醫內科學上,出現了新的一頁。清代對叢書的編著,更是琳琅滿目,以內科爲主體的書籍,有《圖書集成醫部全錄》、《醫宗金鑑》、《張氏醫通》、《沈氏尊生書》等。此外,簡短實用的還有《證治匯補》、《醫學心悟》、《類證治裁》、《醫醇瘳義》、《醫學實在易》、《醫林改錯》等。對中醫內科學的發展,均起了很大的作用

5 同類同名科教書籍·中醫內科學

中醫內科學泛指同類同名科教書籍[4]

6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74.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
  4. ^ [4]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