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砂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péng shā wán

2 處方

麝香30克(研)硼砂(研)甘草(浸汁,熬膏)各300克 牙消(枯研)60克 梅花腦(別研)22.5克 寒水石(燒通赤紅)1.56千克

3 製法

上爲末,用甘草膏子和搜,每300克作400丸。

4 功能主治

疏風清熱,化痰利膈,生津止渴。治風壅隔熱,咽喉腫痛,舌頰生瘡,口子煩渴。

5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含化咽津

6 摘錄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七

7 雜病源流犀燭》卷七

7.1 方名

硼砂丸

7.2 組成

木香沉香、巴霜、青皮、銅青、硼砂

7.3 主治

膀胱氣小腹腫痛,小便祕澀,服五苓散小便如墨汁,膀胱之邪去,便通痛止者。

7.4 用法用量

口服。

7.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

8 《局方》卷七

8.1 方名

硼砂丸

8.2 組成

麝香1兩(研),鵬砂(研)10兩,甘草(浸汁,熬膏)10兩,牙消(枯,研)2兩,梅花腦(別研)3分,寒水石(燒通赤紅)50兩。

8.3 功效

化痰利膈,生津止渴。

8.4 主治

風壅膈熱,咽喉腫痛,舌頰生瘡,口乾煩渴。

8.5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含化咽津

8.6 製備方法

上爲末,用甘草膏子和搜爲丸。每兩作400丸。

9 《聖惠》卷六十

9.1 方名

硼砂丸

9.2 組成

硼砂1兩,硃砂1兩,黃丹1兩,砒霜半兩。

9.3 主治

痔瘻下血不止,肌體黃瘦,四肢無力。

9.4 用法用量

每服5丸,食前枳殼湯送下。

9.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入瓷盞子內,歇口,小火燒令煙出爲度,停冷;又細研,再入火燒,如此七遍了,入麝香1分,同研令細,以麪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9.6 用藥禁忌

忌食熱物。

9.7 附註

本方方名,一作“硇砂丸”。方中硼砂,一作“硇砂”。

10 《聖惠》卷四十九

10.1 方名

硼砂丸

10.2 組成

硼砂1兩(細研),硫黃1兩(細研,水飛過),木香半兩,檳榔1兩,川大黃3兩(銼碎,微炒),牽牛子3兩(微炒),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京三棱1兩(微煨,銼),當歸1兩(銼,微炒),肉桂1兩(去皺皮),青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鱉甲1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10.3 主治

癥病不消,四肢羸困,不欲飲食,久不愈。

10.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送下。

10.5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10.6 附註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硇砂丸”。方中硼砂,《普濟方》引作“硇砂”。

11 《聖惠》卷九十

11.1 方名

硼砂丸

11.2 組成

硼砂1分,砒黃1分。

11.3 主治

小兒瘰癧結核腫硬。

11.4 用法用量

用時先烙破,納1丸。五日內其癧子當壞爛自出,後用生肌膏貼之。

11.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以糯米飲爲丸,如小麥粒大。

11.6 附註

本方方名,一作“硇砂丸”。方中硼砂,一作“硇砂”。

12 《袖珍》卷三

12.1 方名

硼砂丸

12.2 組成

硼砂3錢,腦子半錢,麝香半錢,薄荷葉2錢。

12.3 功效

令人飲酒不醉。消酒清膈。

12.4 製備方法

上以甘草膏子爲丸,硃砂爲衣。

13 《聖惠》卷五十九

13.1 方名

硼砂丸

13.2 組成

硼砂1兩,硫黃2兩,黃丹2兩,白礬2兩。

13.3 主治

冷痢久不愈,食飲不化,面無顏色,行坐乏力

13.4 用法用量

每服5丸,食前溫酒送下。

13.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入瓷瓶中,開口,用文火微養,漸加火,以赤爲度,入地下埋3日,出火毒了,細研,以軟飯爲丸,如綠豆大。

14 聖濟總錄》卷一二二

14.1 方名

硼砂丸

14.2 組成

蓬砂1分,馬牙消1分,丹砂半分,斑貓2枚(去頭翅足,炒)。

14.3 主治

咽喉腫痛,及走馬喉痹

14.4 用法用量

每服2丸,臘茶送下。

14.5 製備方法

上爲末,以生薑自然汁煮麪糊爲丸,如梧桐子大,臘茶爲衣。

15 普濟方》卷五十三引《德生堂方》

15.1 方名

硼砂丸

15.2 組成

硼砂信石巴豆(去殼)、紅娘子等分

15.3 主治

耳聾

15.4 用法用量

用新綿裹1丸,塞入耳內,夜塞日去之。

15.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蒸飯爲丸,如豌豆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