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坤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成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péi kūn wán

2 培坤丸藥典標準

2.1 品名

培坤丸

Peikun Wan

2.2 處方

炙黃芪48g、陳皮32g、炙甘草8g、炒白朮48g、北沙蔘16g、茯苓32g、酒當歸80g、麥冬32g、川芎16g、炒酸棗仁32g、酒白芍16g、砂仁9g、杜仲炭32g、核桃仁20g、鹽胡蘆巴40g、醋艾炭16g、龍眼肉32g、山茱萸(制)32g、制遠志4g、熟地黃64g、五味子(蒸)8g

2.3 製法

以上二十一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另取酥油4g,熔化,加入上述粉末,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90~100g製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2.4 性狀

本品爲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氣微香,味甜。

2.5 鑑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薄壁組織灰棕色至黑棕色,細胞多皺縮,內含棕色的核狀物(熟地黃)。纖維成束或散離,壁厚,表面有縱裂紋,兩端斷裂成帚狀或較平截(炙黃芪)。不規則分枝狀團塊無色,遇水合氯醛溶化;菌絲無色或淡棕色(茯苓)。草酸鈣針晶成束或散在,長約24~50μm,直徑約3μm(麥冬)。橡膠絲成條或扭曲成團,表面顯顆粒性杜仲)。內種皮細胞棕黃色,表面觀長方形或類方形,垂周壁連珠狀增厚(酸棗仁)。

(2)取本品10g,剪碎,加硅藻土8g,研勻,加稀乙醇10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水50ml使溶解,加乙醚洗滌2次,每次50ml,棄去乙醚液,水液加水飽和的正丁醇振搖提取2次,每次30ml,合併正丁醇液,回收溶劑至幹,殘渣加水5ml使溶解,通過D101型大孔吸附樹脂柱(內徑爲1cm,柱高爲12cm),用水50ml洗脫,棄去水液,再用40%乙醇50ml洗脫,收集洗脫液,蒸乾,殘渣丙酮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芍藥苷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供試品溶液10μl、對照品溶液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濃氨試液(8:1:4: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3)取本品2g,剪碎,置具塞錐形瓶中,加50%甲醇25ml,超聲處理15分鐘使溶散,加熱迴流1小時,放冷,搖勻,濾過,量取續濾液10ml,加在中性氧化鋁柱(100~200目,4g,內徑爲1cm)上,用40%甲醇50ml洗脫,收集流出液及洗脫液,蒸乾,殘渣加50%甲醇10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馬錢苷對照品適量,加50%甲醇製成每1ml約含20μ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試驗,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乙腈-水(15:85)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240nm。分別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在供試品色譜中應呈現與對照品色譜峯保留時間相同的色譜峯。

2.6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Ⅰ A)。

2.7 含量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2.7.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甲醇-水-醋酸(35:61:4)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283nm。理論板數按橙皮苷峯計算應不低於3000。

2.7.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橙皮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製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即得。

2.7.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適量,剪碎,取約2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稱定重量,超聲處理(功率250W,33kHz)45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2.7.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每1g含陳皮橙皮苷(C28H34O15)計,不得少於0.80mg。

2.8 功能與主治

補氣血,滋肝腎。用於婦女血虧,消化不良,月經不調赤白帶下小腹冷痛氣血衰弱,久不受孕

2.9 用法與用量

黃酒溫開水送服。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2.10 注意

抑鬱氣滯,內有溼者忌服。

2.11 規格

蜜丸每45丸重9g;大蜜丸每丸重9g

2.12 貯藏

密封

2.13 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3 培坤丸中藥部頒標準

3.1 拼音名

Peikun Wan

3.2 標準編號

WS3-B-0826-91

3.3 處方

黃芪(蜜芪) 48g 陳皮 32g 甘草蜜炙) 8g 白朮(炒) 48g 北沙蔘 16g 茯苓 32g 當歸(酒炒) 80g 麥冬 32g 川芎 16g 酸棗仁(炒) 32g 白芍(酒炒) 16g 砂仁 9g 杜仲(炭) 32g 核桃仁 20g 胡蘆巴(鹽炒) 40g 艾葉(醋炒? 16g 龍眼肉 32g 山茱萸(制) 32g 遠志(制) 4g 熟地黃 64g 五味子(蒸) 8g

3.4 製法

以上二十一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另取酥油 4g,熔化,加入上 述粉末,混勻。每 100g粉末加煉蜜90~ 100g製成小蜜丸蜜丸,即得。

3.5 性狀

本品爲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氣微香,味甜。?

3.6 鑑別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薄壁組織灰棕色至黑棕色,細胞多皺縮,內 含棕色的 核狀物。韌皮薄壁細胞紡錘形,壁略厚,有極微細的斜向交錯紋理。纖維成 束,壁厚,表面有縱裂紋,兩端斷裂成帚狀或較平。草酸鈣針晶細小,長10-32μm, 不規則地充塞於薄壁細胞中。不規則分枝狀團塊無色,遇水合氯醛溶化;菌絲無色或 淡棕色。草酸鈣針晶成束,長約50μm存在於橢圓形薄壁細胞中。橡膠絲成條或扭曲成 團,表面現顆粒性;木栓細胞呈類多角形,壁不均勻地增厚,木化,有細小的紋孔。內 種皮細胞棕黃色,表面觀長方形或類方形,壁連珠狀增厚,木化。草酸鈣方晶成片存在 於薄壁細胞中。果皮表皮細胞橙黃色,表面觀多角形,垂周壁連珠狀增厚。

3.7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 8頁)。

3.8 功能與主治

補氣血,滋肝腎。用於婦女血虧,消化不良,月經不調赤白帶 下,小腹冷痛氣血衰弱,久不受孕

3.9 用法與用量

黃酒溫開水送服,小蜜丸一次 9g;大蜜丸一次 1丸;一日 2 次。

3.10 注意

抑鬱氣滯,內有溼者忌服。

3.11 規格

蜜丸每45丸重 9g,大蜜丸每丸重 9g

3.12 貯藏

密閉,防潮。

4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西安方)之培坤丸

4.1 方名

培坤丸

4.2 組成

黃耆3斤,白朮3斤,炙草8兩,廣陳皮2斤,當歸5斤,川芎1斤,杭芍1斤,揀砂仁9兩,北沙蔘1斤,雲茯苓2斤,棗仁2斤,寸冬2斤,杜仲(炒)2斤,核桃仁1斤4兩,蘆巴子2斤8兩,醋炒艾葉1斤,元肉2斤,山藥2斤,遠志肉4兩,熟地黃4斤,五味子8兩,酥油4兩。

4.3 主治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西安方)之培坤丸主治婦人月經不調赤白帶下子宮炎,身困肢懶,腹痛肢冷各症。

4.4 用法用量

每次3錢,黃酒或白開水送下。

4.5 製備方法

上藥各爲細末,以酥油溶拌微炒,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4.6 用藥禁忌

中熱肝鬱者不宜服用。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