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傷嘔吐

中醫內科學 中醫學 嘔吐 中醫病證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nèi shāng ǒu tǔ

2 英文參考

vomiting with internal injury[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內傷嘔吐爲病證名[1]。見《症因脈治·嘔吐論》。指脾胃虛弱,或邪滯脾胃所致的嘔吐[1]。有胃寒嘔吐胃熱嘔吐痰飲嘔吐食積嘔吐[1]

4 胃寒嘔吐

胃寒嘔吐真陽不足,脾胃虛寒不能運化水谷所致的嘔吐[2]

4.1 胃寒嘔吐症狀

症因脈治·嘔吐論》:“胃寒嘔吐之症,畏寒喜熱,不思飲食,遇冷即嘔,四肢清冷,二便清利,口不渴,脣不焦,食久不化,吐出不臭。”脈多沉遲。

4.2 胃寒嘔吐的治療

真陽不足者,宜八味腎氣丸[2]

脾胃素寒者,宜理中湯四逆湯[2]

5 胃熱嘔吐

胃熱嘔吐爲病證名[3]。見《金匱翼·嘔吐統論》。又稱胃火嘔吐熱嘔[3]。《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病者胃中央熱,煩躁,聚結涎沫,食入即吐,名曰熱嘔。”本證可見於肝膽疾患、胰腺炎胃炎等疾病[4]

5.1 熱嘔症狀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病者胃中央熱,煩躁,聚結涎沫,食入即吐”

世醫得效方·熱嘔》:“胃受邪熱心煩喜冷,嘔吐不止。”可伴見口乾面赤,二便不暢,脈洪數等[4]

5.2 熱嘔病因病機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或因胃熱伏暑,及傷寒伏熱不解,溼疸之類,皆熱之所爲也。”

5.3 熱嘔的治療

治療熱嘔可用小柴胡湯竹茹湯大黃甘草湯等治療[4]

6 痰飲嘔吐

痰嘔爲病證名[5]。又名痰飲嘔吐[5]。指嘔吐寒飲熱痰留滯所致者[6]。《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病者素盛今瘦,腸中瀝瀝有聲,食入即嘔,食與飲並出,名曰痰嘔。”

6.1 痰嘔症狀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病者素盛今瘦,腸中瀝瀝有聲,食入即嘔,食與飲並出”

症因脈治》卷二:“痰飲嘔吐之症,嘔而腸鳴漉漉有聲,眼黑眩暈,時時噁心。”

6.2 痰嘔病因病機

痰嘔多因脾虛不運,停痰留飲,積於中脘,得熱則上炎,遇寒則凝塞而致[6]

6.3 痰嘔辨證治療

寒飲所致之痰嘔患者舌苔薄膩,脈沉遲,可用桂苓半夏湯茯苓半夏湯二陳湯來複丹進行治療。

熱痰所致之痰嘔患者舌苔黃膩,脈滑數,可用梔連二陳湯,或溫膽湯加芩、連等方進行治療[6]

7 食積嘔吐

食積嘔吐爲病證名[7]。又稱食嘔[7]。《症因脈治·嘔吐論》:“食積嘔吐之症,胸前滿悶,噯氣作痛,痛則嘔吐,得食愈痛,按之亦痛。……食積嘔吐之因,飲食不節損傷中氣,不能運化,停食成積,中脘痞塞,則發嘔吐矣。”

食嘔爲病證名。《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病者胸腹脹悶,四肢厥冷,惡聞食臭,食入即嘔,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名曰食嘔。此由飲食傷脾,宿谷不化之所爲也。”

7.1 食嘔病因病機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由飲食傷脾,宿谷不化之所爲也。”

《證治要決》卷六:“食嘔,多因七情而得,有外感邪氣,並飲食不節而生。”

7.2 食嘔的治療

食嘔治宜消食化滯。一般宜用保和丸家祕消滯湯等方[8]

食嘔有寒、熱之不同:

偏熱者,常食入則痛而嘔,脈實數[8]。可用梔連平胃散[8]

偏寒者,常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脈遲弦[8]。可用治中湯大養胃湯草蔻大順飲[8]

有下症者,可用煮黃丸[8]

8 關於嘔吐

嘔吐(vomiting[9])爲病證名[10]。出《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嘔吐是一個症狀,是由於胃失和降,氣逆於上所引起的病證[11]。所以任何病變,有損於胃,皆可發生嘔吐[11]。前人以有物有聲謂之嘔,有物無聲謂之吐,無物有聲謂之乾嘔。其實嘔與吐同時發生,很難截然分開,故一般並稱爲嘔吐[11]嘔吐乾嘔兩者雖有區別,但在辨證治療方面大致相同,所以合併在一起討論[11]

實嘔外邪犯胃、痰飲停滯、宿食不消及氣逆火鬱所致的嘔吐[12]。《景嶽全書·實嘔證治》:“凡實邪在胃而作嘔者,必有所因,必有見證。若因寒滯者,必多疼痛;因食滯者,必多脹滿;因氣逆者,必痛脹連於脅肋;因火鬱者,必煩熱燥渴,脈洪而滑;因外感者,必頭身發熱,脈數而緊。”治宜祛邪和胃[12]

嘔吐見於西醫的多種疾病中,其中以胃腸道疾患最爲常見,如急性胃腸炎賁門痙攣幽門痙攣、幽門梗阻慢性胃炎、胃粘膜脫垂、食管癌十二指腸壅滯症等,其他如神經性嘔吐內耳眩暈嘔吐,以及顱腦病變所致的嘔吐,也均可參照辨證施治[13]

嘔吐現常分爲實嘔(包括寒邪犯胃證食積證、胃熱證、外邪犯胃證、痰飲停胃證、肝氣犯胃證、暑溼證等)、虛嘔(包括脾胃氣虛證、脾胃陽虛證脾胃虛寒證胃陰虛證等)進行辨治,詳見嘔吐條。

9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85.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34.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33.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08.
  5.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59.
  6.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63.
  7. ^ [7]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75.
  8. ^ [8]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71.
  9. ^ [9]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10. ^ [10]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46.
  11. ^ [11]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43-146.
  12. ^ [1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32.
  13. ^ [13] 石學敏主編.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56-59.

治療內傷嘔吐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