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食管調搏心臟電生理檢查

化驗及醫學檢查 醫療技術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īng shí guǎn tiáo bó xīn zāng diàn shēng lǐ jiǎn chá

2 概述

經食管調搏心臟電生理檢查是一種無創性臨牀電生理診斷和治療技術,包括經食管心房調搏(transesophageal atrial pacing)和經食管心室調搏(transesophageal ventricular pacing)。食管心臟都位於縱隔內,心臟在前,食管在後。食管的前壁和左心房後壁緊密貼靠,利用這種解剖關係經放置食管電極可以間接刺激左心房和左心室,分析同步記錄的體表心電圖可以對心臟的電生理特性和心律失常機制做出分析,或可以誘發和終止心律失常。鑑於心內電生理檢查的技術完善,食管心臟調搏臨牀應用明顯減少,國外許多醫院僅用在嬰幼兒檢查和中止心動過速。

4 適應

經食管調搏心臟電生理檢查適用於:

1.竇房結功能評價。

2.房室傳導功能評價。

3.預激綜合徵旁路功能評價。

5 禁忌

1.嚴重心功能不全

2.長QT間期且伴室性心動過速。

3.心肌梗死不穩定心絞痛而無房室傳導阻滯須起搏者。

4.食管病變,如食管靜脈曲張、食管狹窄、食管灼傷等。

5.嚴重肝腎功能不全。

6 準備

心臟位於食管的前方,左房緊鄰食管,因此可由食管調搏及記錄心電活動,以進行心臟電生理檢查

1.向患者及家屬說明檢查的必要性及應注意事項。

2.術前準備

(1)常規心電圖心臟影像檢查相關實驗室檢查

(2)審覈適應證和禁忌證,簽署知情同意書

(3)停用可能影響檢查結果的藥物至少5個半衰期

(4)餐後至少4h。

(5)檢查和準備好心電生理刺激儀。

(6)配備已消毒食管刺激電極(使用後清洗乾淨並在75%乙醇中至少浸泡30min)。

(7)保持靜脈通道,配備除顫器、氣管插管等搶救器械和藥品。

3.設備準備

(1)電極導管:食管電極導管的設計與心內電極導管有所不同,主要爲如何降低起搏電壓,以減輕病人局部疼痛。目前臨牀廣泛應用的爲6F或7F四極導管,遠端兩極間距3cm,爲起搏電極,近端兩極間距1cm,用於記錄食管電圖。

(2)刺激儀:爲食管電生理檢查所專用,輸出電壓0~50V,脈寬可調至10ms,發放脈衝的方式與心內刺激相似

(3)記錄和監護:可用體表心電圖監護和記錄,如能同步記錄Ⅰ、aVF、V1導聯,則有利於分析心律失常心電圖波形。若只能單導聯記錄,由於食管起搏電壓較高,對Ⅱ導聯可造成P-R段移位,且P波起始不清,不易測量。V1導聯P波清楚,有利於分析心律失常,多數人主張爲記錄的常規導聯。如能用多導生理記錄儀同步記錄體表及食管導聯,則更有利於電生理特性分析

7 方法

1.記錄常規心電圖以對照。

2.患者平臥,食管電極經液體石蠟塗抹頭部彎曲一弧形經鼻孔緩慢插入一側鼻孔,到達咽部後隨吞嚥動作徐徐下行,少數咽部反應明顯者可以使用1%丁卡因局麻。

3.食管電極深度(從前鼻孔算起)男性成人37~40cm,女性成人35cm左右。以食管電極記錄到正負雙向或直立最大P波爲佳。

4.調節感知靈敏度和不應期。保證全部感知R波,不應期應該長於RT間期,通常爲0.3s。

5.測定調搏閾值。以刺激脈衝寬10ms、快於自身心率20/min的頻率調搏,能有效全部起搏心臟的最低電壓爲調搏閾值,通常爲2~5V。

6.刺激脈衝的發放方式和程序基本同心內電生理檢查

8 注意事項

1.向患者及家屬說明檢查的必要性及應注意事項,爭取最好的合作。

2.做好術前各項準備工作,掌握好適應證和禁忌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