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方歌括》

清 陳念祖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附子湯

少陰病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宜此方主之。又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宜此方主之。附子(二枚生用。)茯苓(三兩)人蔘(二兩)白朮(四兩)芍藥(三兩)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歌曰生附二枚附子湯。術宜四兩主斯方。芍苓三兩人蔘二。背冷脈沉身痛詳。蔚按。論雲。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宜此湯。此治太陽之陽虛此治少陰君火內虛神機不轉也。方中君以生附子二枚。益下焦水中之生陽以達於上焦君火也。臣以白朮者。以心腎藉中土之氣而交合也。佐以人蔘者。取其甘潤以濟生附之大辛。又佐以芍藥者。取其苦降以泄生附之大毒也。然參、芍皆陰分之藥。雖能化生附之暴。又恐其掣生附芍成功之後從小便而退於無用之地。不遺餘陰之氣以妨陽藥也。師用此方。一以治陽虛。一以治陰虛。時醫開口輒言此四字。其亦知陽指太陽。陰指少陰。一方統治之理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