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方歌括》

清 陳念祖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當歸四逆湯

治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此方主之。當歸(三兩)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細辛(三兩)大棗(二十五枚)甘草(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治手足厥寒脈細欲絕。其人內有久寒者。即前方加生薑(半斤)吳茱萸(二升)上以水六升。清酒六升。煮取五升。溫分五服。歌曰三兩辛歸桂芍行。棗須廿五脈重生。甘通二兩能回厥。寒入吳萸(二升。)姜(半斤。)酒(六升。)烹。羅東逸曰。厥陰三陰之盡。陰盡陽生。若受寒邪。則陰陽之氣不相順接。故脈微而厥。然厥陰之髒。相火遊行其間。經雖受寒。而髒不即寒。故先厥者後必發熱。所以傷寒初起。見其手足厥冷脈細欲絕者。不得遽認爲寒而用姜、附也。此方取桂枝湯君以當歸者。厥陰主肝。肝爲血室也。佐細辛。其味極辛。能達三陰。外溫經而內溫髒。通草其性極通。善開關節。內通竅而外通榮。去生薑者。恐其過表也。倍大棗者。即建中加飴之義。用二十五枚者。取五五之數也。肝之志苦急。肝之神欲散。辛甘並舉。則志遂而神悅。未有厥陰神志遂悅。厥逆與太少不同治也。若其人內有久寒。非辛溫之品不能兼治。則加吳萸、生薑之辛熱。更用酒煎。佐細辛。直通厥陰之髒。迅散內外之寒。是又救厥陰內外兩傷於寒之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