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疫論》

明 吳又可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調理法

凡人胃氣強盛,可飢可飽,若久病之後,胃氣薄弱,最難調理。蓋胃體如竈,胃氣如火,穀食如薪,合水谷之精微,升散爲血脈者如焰,其糟粕下轉爲糞者如燼,是以竈大則薪多火盛,薪斷而餘焰猶存,雖薪從續而火亦燃。若些小鐺鍋,正宜薪數莖,稍多則壅滅,稍斷則火絕。死灰而求復燃,不亦難乎?若夫大病之後,蓋客邪新去,胃口方開,幾微之氣,所以多與、早與、遲與皆不可也。宜先與粥飲,次糊飲,次糜粥,次軟飯,尤當循序漸進,毋先後其時。當設爐火,晝夜勿令斷絕,以備不時之用,思谷即與,稍緩則胃飢如剡,再緩則胃氣傷,反不思食矣。既不思食,若照前與之,雖食而弗化,弗化則傷之又傷,不爲食復者,當如初進法,若更多與,及粘硬之物,胃氣壅甚,必脹滿難支,若氣絕谷存,乃致反覆顛倒,形神俱脫而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