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性肩關節前脫位

疾病 骨科 骨科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chuàng shāng xìng jiān guān jíe qián tuō wèi

2 英文參考

traumatic anterior dislocation of shoulder

3 概述

肩關節脫位,是創傷肩關節脫位最常見的類型。根據脫位後肱骨頭所在的位置,前脫位又可分爲盂下脫位、喙突下脫位和鎖骨下脫位(圖1);少數可有肋骨骨折,形成胸腔脫位

肩關節新鮮脫位幾乎都可用手法復位,極少數合併有骨折血管神經損傷需探查處理者及陳舊性、習慣性者才需要手術處理。單純性肩關節脫位者預後良好,合併肱骨外科頸骨折者,需視骨折具體情況及全身狀態而定,一般亦多較滿意,罕有再發者。

5 英文名稱

traumatic anterior dislocation of shoulder

7 ICD號

S43.0

8 創傷性肩關節前脫位病因

多爲間接暴力所致,偶爾有直接暴力所致脫位

9 創傷性肩關節前脫位的發病機

間接或直接暴力均可引起肩關節脫位,但以間接暴力引起者爲最多見,可分爲:①傳導暴力:當傷員軀幹向前外側傾斜,跌倒時,手掌撐地,肱骨幹呈外展姿勢,由手掌傳導至肱骨頭的暴力可衝破肩關節囊前壁,向前脫位較多見。如暴力強大或繼續作用,肱骨頭可被推到喙突下或鎖骨下,成爲喙突下脫位或鎖骨下脫位(圖2),後者較少見;極個別暴力強大者,肱骨頭可衝進胸腔,形成胸腔脫位;②槓桿暴力作用:當上臂過度外展外旋後伸時,肱骨頸或肱骨大結節牴觸於肩峯時,構成槓桿的支點作用,使肱骨頭向盂下滑脫,形成肩胛下脫位,繼續滑至肩胛前部成爲喙突下脫位。因肩關節脫位時大結節受撞擊,故常伴肱骨大結節骨折。也可伴肩盂、外科頸或解剖頸骨折,很少合併小結節骨折。肱二頭肌腱長頭有時可滑脫至肱骨頭的外後側阻礙肱骨頭的復位。

10 創傷性肩關節前脫位的臨牀表現

1.肩關節脫位均有明顯的外傷史,肩部疼痛、腫脹及功能障礙等一般損傷症狀

2.因肱骨頭向前脫位,肩峯特別突出,形成典型的方肩(圖2)。同時可觸及肩峯下有空虛感,從腋窩可摸到前脫位的肱骨頭。上臂有明顯的外展內旋畸形,並呈彈性固定於這種畸形位置。傷側肘關節的內側貼着胸前壁,傷肢手掌不能觸摸健側肩部,即杜格(Dugas)徵陽性的表現。自肩峯至肱骨外髁的長度較健側者長,直尺檢查時可以令傷側放平。還要檢查有無血管神經損傷情況。

11 創傷性肩關節前脫位的併發症

11.1 骨折

(1)大結節骨折:約有30%~40%合併大結節骨折。肱骨頭向前脫位時肱骨大結節衝擊關節盂前緣引起骨折,多數病例骨折塊較大,且仍有骨膜與肱骨頭相連,故脫位整復後,骨折塊亦隨之復位。少數復位欠佳,一般認爲大結節向上移位1cm,將影響肩部的功能,應考慮手術。術後將上臂置於內旋、稍內收位,前臂橫行依附在胸壁前固定。禁用外展、外旋位固定上臂的方法,因對撕裂的關節囊癒合不利,有促使重新脫位或形成習慣脫位的危險。

(2)關節骨折:一般爲撕脫性骨折骨折大小不定,多與關節囊相連,有些可爲遊離性骨塊。此部位骨折可影響肱骨頭的回納復位,但最重要的是易發展爲習慣脫位,故骨折塊厚度超過5~6mm而復位不良者應手術治療。

(3)肩胛骨骨折肩胛骨穩定在豐厚的肌肉中,故肩部損傷骨折少見,易產生的骨折肩胛頸骨折肩峯骨折

肩胛頸骨折:多因傳達暴力而致,骨折線自盂下至喙突基部,常爲嵌插性,因暴力集中在肩胛頸,故可不合並肩關節脫位。患肩外形可因肱骨頭內旋略呈方肩,但Dugas徵可爲陰性X線可確診。如骨折移位不重,可使用三角巾懸吊患肩或外展支架2~3周,練習活動。年輕人移位重的,應用外展牽引復位。

肩峯骨折:肩峯居肩部皮下最高點,因而自上而下的直接暴力和因肱骨頭傳來的間接暴力,均可導致骨折骨折位於肩峯基底者,可因三角肌牽拉而向下外移位,妨礙肩關節功能,宜用三角巾懸吊,使之上移復位;位於肩關節以外的骨折,因骨折片小,可用揹帶壓迫,用三角巾懸吊患臂。

11.2 肩袖損傷

肩關節脫位常見的併發症。由於不能在X線片上直接顯示而常被忽略。好發於40歲以上的患者X線片顯示無肱骨大結節骨折肩關節下脫位,應考慮到肩袖損傷的可能。年輕人在嚴重超外展損傷時亦可發生康復功能恢復欠佳,不能肩外展或伴有明顯疼痛時,則更應考慮肩袖損傷肩袖損傷嚴重者,其外展功能欠佳,診斷明確,應儘早手術探查縫合。

11.3 血管損傷

肩關節脫位可合併腋動脈靜脈損傷,常見於老年人血管硬化患者。對年輕人如手法復位過於粗暴也可造成血管損傷

動脈行經胸小肌下緣時,受到胸小肌的束縛作用,位置相對比較固定。當肩外展、外旋時,腋動脈受牽拉緊張。當肱骨頭向前脫位時,頂壓腋動脈向前移位,而胸小肌的外緣作爲一個固定的支點,使腋動脈在該處受到一剪切應力,可使動脈變形或遭受損傷血管損傷可爲完全斷裂或部分撕裂,也可爲血管內膜損傷而致血管栓塞

動脈損傷表現爲肩部腫脹,以腋窩部爲著,患肢皮膚蒼白或發紺,皮膚溫度降低,橈動脈搏動消失,肢體麻痹。嚴重時可有休克表現。血管造影可顯示損傷部位和範圍。

血管損傷的診斷明確應及早行手術治療,爭取修復損傷血管,恢復肢體的血液循環。年輕的患者由於側支循環供應,雖不致使整個肢體壞死,但因血液循環不足,仍有部分病例殘留患肢功能障礙;對於老年患者或有嚴重動脈硬化者,因爲側支循環不良,不宜行動脈結紮術。

11.4 神經損傷

肩關節脫位合併神經損傷,最常見者爲腋神經損傷,偶爾可見臂叢神經損傷。腋神經由臂叢分出後,行至肩胛下肌下緣,急轉向後穿過四邊孔出腋窩,繞肱骨外科頸發出肌支,支配三角肌和小圓肌。肱骨頭向前脫位,肱骨頭連帶肩胛下肌向前移位,使腋神經受到牽拉和擠壓傷。腋神經損傷後三角肌麻痹,肩外展功能障礙和肩外側皮膚感覺障礙。

單純腋神經損傷多爲挫傷或牽拉傷,肱骨頭復位3~5個月後多可恢復。多根臂叢神經損傷一般暴力較重,可殘留有永久性功能障礙

11.5 肩關節僵直

肩關節脫位後製動時間過長,或未及時正確地行功能鍛鍊,特別在中年以上及老年人,可造成關節囊的粘連和肌肉萎縮,從而造成肩關節活動受限。故對40歲以上的患者,制動時間不宜太久,去除固定後應積極進行肩關節功能鍛鍊。

骨化性肌炎肩關節較少見,可因反覆暴力手法復位或強力活動引起,是影響肩關節活動的原因之一。另外,肩袖損傷和腋神經損傷,由於肩外展功能喪失,也會影響肩功能的恢復,應強調早期正確診斷、早期治療。

12 創傷性肩關節前脫位的診斷

外傷史,肩部疼痛,腫脹及功能障礙。肩峯突出呈“方肩”肩峯下空虛感及上臂外展位的彈性固定。杜格(Dugas)徵陽性,X線檢查可確診脫位及除外骨折

12.1 輔助檢查

X線檢查,可確診脫位及除外骨折

13 創傷性肩關節前脫位的治療

肩關節新鮮脫位幾乎都可用手法復位,極少數合併有骨折血管神經損傷需探查處理者及陳舊性、習慣性者才需要手術處理。

13.1 治療原則

復位、固定、功能鍛鍊[1]

13.2 手法復位

復位方法很多,應根據個人習慣及病情而定,介紹幾種如下:

13.2.1 牽引推拿法

患者仰臥,一助手用布帶經患側腋部向健側外上方牽引(或一助手套住胸廓向健側牽拉,另一助手經腋下套住患肢向外上牽拉),另一助手雙手握患肢腕部,順患肢體位方向牽拉,並徐緩做患肢內、外旋活動,逐漸內收患肢,肱骨頭一般可自動復位。對不能自動復位的病例,術者用一手在腋下將肱骨頭向關節盂內推動,即可還納(圖3)。

13.2.2 手牽足蹬法(Hippocratic法)

患者仰臥位,術者站立於患側,雙手握住患肢腕部,將足跟部置於患側腋窩,雙手握患肢牽拉,以足跟部頂住腋窩作對抗牽引,並以足向外推擠肱骨上端。左肩部脫位時術者用左足,右肩脫位時用右足。用力持續牽引患肢,並逐漸內收、內旋、外旋患肢,即可復位(圖4)。應用此法應注意:肩部肌肉發達或肌肉痙攣可造成復位困難,足跟應頂在胸壁與肱骨頭間,而不應直接蹬踏胸壁,此法應用不當可造成肋骨骨折,特別是老年骨質疏鬆患者更易發生

13.2.3 旋轉復位法(Kocher法)

患者仰臥位,術者立於患側。一手把住患肢腕部,一手把住肘部,屈肘90°,沿肱骨長軸作持續牽引,先將上臂外展、外旋,然後將上臂內旋,將患側手掌搭於對側肩部即可復位。此法使用不當,有引起肱骨骨折者。肌肉發達者及老年骨質疏鬆者不宜應用。

13.3 復位後處理

脫位整復後,肩部飽滿,方肩變爲圓肩,與對側外觀相似腋窩鎖骨下或喙突下捫不到脫位的肱骨頭;患肢手掌放於對側肩前部時,患肘內側與胸壁可以接觸(Dugas徵陰性)。X線檢查與復位前對照,證明肩關節已復位。

13.3.1 固定

上臂保持在內收、內旋位,肘關節屈曲90°,前臂橫行,上臂自然下垂依附於胸壁,用紗布棉墊或紙墊放置於腋下和肘部內側,隔開胸壁與上臂內側皮膚,防止長期接觸發生糜爛。用繃帶將上臂與胸壁固定,然後用三角巾懸吊患肢前臂。

13.3.2 功能鍛鍊

固定期間鼓勵患者進行腕和手部關節活動,肩部肌肉原位  舒縮鍛鍊。必須防止上臂外旋,以便有利於關節囊破口的癒合。1周後除去繃帶,保留懸吊之三角巾,開始練習肩關節伸屈活動,仍不可進行外旋、外展活動。循序漸進活動2周後,可去除三角巾,進行肩關節自主活動,輔以理療、按摩。禁用一切被動強制活動。一般術後3個月肩關節功能可恢復正常。

13.4 切開復位

13.4.1 手術指徵

對新鮮性肩關節脫位很少採用切開整復的方法,除非有以下情況方考慮手術:

肩關節脫位合併神經血管壓迫症狀者,應立即切開復位,緩解壓迫,修復神經血管損傷

肩關節脫位合併肱二頭肌長腱向後滑脫,阻礙肱骨頭回納,經手法復位失敗者。

肩關節脫位合併肱骨大結節撕脫骨折骨折塊卡在肱骨頭與關節盂之間,經手法復位失敗者。

肩關節脫位合併肱骨外科頸骨折,經手法復位失敗者。

13.4.2 手術步驟

患者仰臥,患肩後墊以薄枕,全麻下進行手術。於肩前內側做柺棍樣切口(圖5A),將皮瓣向外反轉,顯露三角肌與胸大肌溝處頭靜脈及三角肌的起點。在溝稍外處分離三角肌前緣的肌纖維,保留少部分肌纖維,與頭靜脈一併向內側拉開。在鎖骨及肩峯下 1~2cm 平面處向外橫行切斷三角肌,至肩峯爲止,將其向外側反轉,即可暴露關節的前部(圖5B)。在喙突下切斷喙肱肌及肱二頭肌短頭的肌腱,即可探查其深部的腋動脈神經。外展、內旋肱骨頭,顯露三角肌與關節盂間的空隙,即原來肱骨頭所在的部位,將肱骨頭復位。將肱二頭肌長頭鍵復位,清除大結節骨折斷端血腫肉芽組織,勿損傷肩袖,將撕脫骨折塊復位,用螺絲釘固定。最後依次縫合其肌肉筋膜皮膚。術後肩關節固定的位置和術後處理與手法整復者相同。 3周後除去繃帶,更換三角巾懸吊,逐步練習主動活動,4周後去掉三角巾,增加活動範圍,輔以物理治療,促進功能恢復。一般需要1/2~1年的時間關節功能才能基本恢復。

13.5 復位時局部麻醉用藥

將注射針於脫位皮膚浸潤後,逐步刺入深處,當進入關節血腫後,可抽出暗紅色血液然後緩慢將1%普魯卡因或0.5%利多卡因10ml注入血腫[1]

13.6 藥物治療

13.6.1 對症止痛

根據疼痛程度給予嗎啡(5~15mg,皮下注射或口服)、哌替啶(50mg,肌內注射)、雙氯芬酸鈉(25mg,一日3次)、布洛芬(0.2g,一日3次)、吲哚美辛(50mg,直腸給藥)等[1]

13.6.2 抗菌破傷風治療

開放損傷,在清創的同時給予抗菌藥物破傷風抗毒素治療[1]

14 創傷性肩關節前脫位的預後

單純性創傷性肩關節前脫位者預後良好,合併肱骨外科頸骨折者,需視骨折具體情況及全身狀態而定,一般亦多較滿意,罕有再發者。

15 參考資料

  1. ^ [1] 國家基本藥物臨牀應用指南和處方集編委會主編.國家基本藥物臨牀應用指南:2012年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257-258.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