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 2009年01月20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疾病分類

耳鼻喉科

疾病概述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一般是指成人每晚7小時的睡眠期間,發作次數達30次以上,每次發作時,口、鼻氣流停止流通達10秒或更長時間,並伴有血氧飽和度下降等。

病因:當正常呼吸時,氣體交換的關鍵是喉以上的上呼吸道,使氣體暢通地進入氣管支氣管,如果由於某種原因,這段氣流受阻就將出現打鼾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從解剖學角度看,喉上方有三個部位容易發生狹窄、阻塞,這三個部位爲:鼻和鼻咽、口咽和軟齶、以及舌根部。

治療: 1、保守治療: ①藥物治療:目前無特效藥。 ②減肥。 ③器械療法。 2、手術治療

疾病描述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一般是指每次發作時,口、鼻氣流停止流通達10秒或更長時間,並伴有血氧飽和度下降等。成人每晚7小時的睡眠期間,發作次數常達30次以上。另外還有中樞性睡眠呼吸暫停(CSA)和混合性睡眠呼吸暫停(MSA)。近年來,隨着各種測試方法不斷進展,對OSA進行深入地綜合研究,發現本病的複雜、多變和普遍存在。因此,對OSA不能一般地視爲社會交生活中影響旁人休息的厭煩聲響,而是需要進行仔細檢查的一種臨牀疾患,它可引起許多嚴重的併發症。由於產生鼾症的解剖部位與耳鼻咽喉關係密切,不少病人往往首先求治於耳鼻咽喉科。

症狀體徵

幾乎所有病人睡眠後都有高調鼾聲,影響同室人休息。而打鼾、憋氣、停止呼吸等循環表現,也常由其家人或室友述訴提供。患者白天嗜睡,往往在談話間不自覺地入睡。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能集中,工作效率下降。還可有情緒和行爲的變化。躁動、多夢、遺尿、陽萎、晨起頭痛等。在兒童可能有智力降低,學習成績下降,也可能出現夢遊、夢魘等症。嚴重持久的病人可併發高血壓、心律失常、心肺功能衷竭等。

疾病病因

1、從解剖學方面來看,喉上方有3個部分容易發生狹窄、阻塞,氣流振動咽部皺襞(如軟齶、皺摺的粘膜等)及分泌物,形成外圍聲。這3處爲:鼻和鼻咽,口咽和軟齶,以及舌根部。亦可見到喉咽狹窄所致者。鼻腔和鼻咽爲呼吸道的重要部分。鼻和鼻咽阻塞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甲腫大,鼻腔腫瘤,腺樣體肥大和鼻咽腫瘤等常引起OSA發作。口咽和軟齶是睡眠時出現阻塞最常見的部位,最爲明顯的例子爲扁桃體Ⅳ度肥大容易引起鼾症,切除扁桃體後鼾聲消失或減輕。lkamatsu (1964)測量過鼾症患者的口咽面積,發現其口咽較窄,軟齶,懸雍垂較長者佔91%。其他疾患,如舌體肥大,頜骨畸形,會厭後腫瘤、喉部或頸椎畸形等,均可發生OSA症狀。

2、肥胖也是常見原因,頸咽部組織擁擠,導致呼吸阻塞。據Gurlleminault等(1977)統計,患有嚴重打鼾或OSA者有70%體重超過正常。

3、內分泌紊亂,如甲狀腺機能減退,出現粘液水腫。

4、老年性變化也是原因之一。老年期組織鬆弛。近代有些神經生理研究,探討氣道阻塞的咽周圍神經肌肉方面的原因。通過對頦舌肌、二腹肌、膈肌等肌電話動的測試,發現在阻塞發作前這些肌肉的肌電活動就出現減弱,由於肌張力減弱,致使咽壁鬆弛、塌陷而內移,引起打鼾或OSA。

病理生理

正常呼吸時,外界空氣進入肺泡進行氣體交換。這種氣體交換過程的關鍵是喉以上的上呼吸道,能使氣流暢通地進入氣管支氣管。如果由於某種原因,這段氣流受阻就將出現打鼾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 嚴重的OSA患者,可能每晚有200或更多次的呼吸暫停發作,伴有缺氧。呼吸阻斷時間平均爲25—30秒,有時可能超過1分鐘。肺動脈壓隨血氧減低而收縮增高,因而引起右心負擔加重,導致右心室肥厚,甚至心力衰竭。

診斷檢查

對於OSA病人應進行多導睡眠監護儀測試。近年來,在有條件的單位紛紛建立睡眠研究中心,OSA的診斷和治療是其主要研究內容之一。參加研究的既有基礎學科專家(如生理學、病理生理學),也有臨牀醫師(內科、神經科、肺科、耳鼻咽喉科學)。病人在研究中心可以得到整夜連續的睡眠觀察、監測和自動記錄。除肺功能測試和心臟監護外,還包括腦電圖、眼電圖、肌電圖(二腹肌、嚥肌、頦肌等)、耳血氧飽和度等。通過以上檢測,可以瞭解病人睡眠期機體的變化,以及睡眠呼吸暫停的性質(分型)和程度等。

治療方案

1、非手術治療 主要針對一些輕度鼾症病人,方法甚多,擇要介紹如下。

(1)睡時調整體位,改仰臥爲側臥,可能減輕或消除鼾聲。

(2)減肥。可用各種方法,如應用藥物,控制飲食,加強活動等,以減輕體重,常可取得一定效果。

(3)藥物治療。睡前服抗憂鬱藥,普羅替林30mg,可能奏效。睡前應避免使用酒精、安眠藥等中樞神經系統抑制劑。

(4)睡時用持續正壓通氣法,通過面罩導入氣流,壓力維持在5—15cmH2O之間。

2、手術治療 原則上應採取相應的措施,除去致病的因素。因鼻息肉、鼻中隔偏曲者,應需要摘除鼻息肉,矯正鼻中隔;扁桃體和(或)腺樣體肥大者,可施行扁桃體和(或)腺樣體切除術,都可取得良好效果。懸雍垂齶咽成形術或齶咽成形術,是近年來常用的治療OSA手術方法之一。尚有一些變通術式,不另介紹。手術切除齶舌弓的一半、軟齶邊緣粘膜、懸雍垂以及齶弓:可同時行扁桃體切除。術後可增加軟齶、扁桃體窩和咽後壁間的空間,以減少上呼吸道的阻力。故術後鼾聲減輕,甚至消失。但對嚴重的OSA,不一定見效,特別是某些心肺功能較差、血氧飽和度較低的病人,尚須考慮應用其他方法治療。Borowiecki等(1983)認爲氣管切開術仍不失爲治療OSA最好的方法。

預後及預防

無特殊。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