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中管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中管

中管爲經穴別名,即中脘穴。出《備急千金要方》、《脈經》。中脘爲經穴名(ZhōngwǎnCV12,RN12)。出《脈經》。《脈經》名中管。別名上紀(《黃帝內經素問·氣穴論》)、胃脘(《黃帝內經素問·氣穴論》)、太倉(《黃帝內經靈樞·根結》)、大倉(《西方子明堂灸經》)、胃管(《脈經》)、中管(《備急千金要方》)、胃募(《千金翼方》)。屬任脈。中脘是胃的募穴,八會穴之腑會,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陽明胃經、任脈的交會穴。中即中間,脘即胃脘,此穴當胃脘之中部,故名中脘。中脘穴主要用於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脹,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擴張,胃痙攣,胃下垂,消化性潰瘍,急性腸梗阻,消化不良,腸鳴,泄瀉,痢疾,便祕,失眠,精神病,高血壓,黃疸,疳積,虛勞吐血,胃痛,嘔吐,吞酸,呃逆,癲狂,納呆,反胃,食不化,霍亂,吐血,便血,腸癰,髒躁,驚悸,怔忡,癲癇,產後血暈,陰挺,哮喘,痰多,中風,屍厥,急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