勻氣散 2009年12月10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勻氣散

處方

丁香、檀香、木香、白豆蔻仁,各二兩。藿香葉、甘草,各八兩。縮砂仁四兩。

炮製

上爲末。

功能主治

治氣滯不勻,胸膈虛痞,宿冷不消,心腹刺痛。除脹滿噎塞,止嘔吐噁心。

常服調順脾胃,進美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一錢,入鹽末一字,用沸湯點服,不計時候。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丹溪心法》卷四:勻氣散

處方

生薑 沉香 丁香 檀香 木香各30克 藿香120克 甘草(炙)120克 砂仁60克 白果仁60克

製法

上藥爲末。

功能主治

理氣健脾,和胃進食。治脾胃氣滯,胸膈虛痞,宿食不消,心腹刺痛,脹滿噎塞,嘔吐噁心。

用法用量

每服6克,沸湯調下,或水煎服。

摘錄

《丹溪心法》卷四

《直指》卷十五

組成

連須蔥1莖(不得洗,帶土),姜1塊,鹽2匙,淡豉21粒。

主治

小便、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

烘熱,掩臍中,以帛扎定,良久氣透自通,不然再換1劑。

製備方法

同研爛,捏作餅。

《金鑑》卷五十

組成

陳皮1錢,桔梗1錢,炮姜5分,砂仁5分,炙甘草5分,木香3分。

主治

兒母過食寒涼,胎受其氣,小兒腹痛多啼,面色青白,不乳。

用法用量

每服5分,紅棗煎湯調服。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醫部全錄》卷四○九引《幼科全書》

組成

桔梗1錢,陳皮1錢,砂仁5分,茴香(炒)5分,白芍(炮)2分半,粉草(炙)4分,木香3分。

主治

小兒胎寒。

用法用量

每服1匙,棗湯調下。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普濟方》卷九十二

組成

烏藥1兩,白朮4兩,旱蓮草5錢,甘草(炙)5錢,青皮(去瓤)5錢,沉香5錢。

主治

中風,口眼斜。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1大盞,加紫蘇葉、木瓜5片,生薑3片,大棗1個,同煎至7分,去滓,加鹽少許,空心服。

用藥禁忌

忌溼面、鮮魚。

附註

用法中紫蘇葉用量原缺。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