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志湯 2009年12月1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處方

遠志(去心.二錢半) 人蔘(去蘆.半兩) 石菖蒲(半兩) 羌活(去蘆.半兩) 細辛(洗.去苗.半兩) 麻黃(去根.半兩) 赤芍藥(一兩) 白朮(一兩)

功能主治

治心經受病,多汗惡風,善怒,口不能言,其狀但得偃臥,不可傾側,悶亂冒絕汗出,風中於心也,脣色正赤,尚猶可治,急灸心腧百壯;或青黃不定,面色(目亭)(目亭)戰慄動者,不可治。

用法用量

上爲細末,每服二錢,煎小麥湯調下,不拘時服。日服二次。

摘錄

明·方賢着《奇效良方》

《聖濟總錄》卷七十

組成

遠志(去心)半兩,天門冬(去心,焙)半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阿膠(炙燥)半兩,當歸(切,焙)半兩,藕節(洗淨)半兩,甘草(炙)半兩,大黃(銼,炒)半兩,芎半兩,桂(去粗皮)1分,沒藥(研)1分,麻黃(去節)1分,核桃仁(湯浸,去皮尖,炒令黃色)1分,牡丹皮3分,柴胡(去苗)1兩。

主治

大衄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以水1盞,煎至7分,去滓、空心溫服。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聖濟總錄》卷八十六

組成

遠志(去心)1兩,赤茯苓(去黑皮)3分,犀角屑1兩,人蔘半兩,知母(焙)半兩,芍藥1兩,黃芩(去黑心)3分,前胡(去蘆頭)3分,麥門冬(去心,焙)1兩半。

主治

心勞,多煩躁,背膊妨悶,面色數變,乍赤乍黑,或笑或歌。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用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食後分2次溫服。如人行3-5裏再服。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聖濟總錄》卷一六三

組成

遠志1兩半,龍齒1兩半,人蔘1兩半,茯神(去木)1兩半,桂(去粗皮)1兩半,芍藥(銼)1兩半,黃耆(銼)1兩半,麥門冬(去心,焙)1兩半。

主治

產後心虛驚悸,夢寐不安。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水1盞,煎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千金》卷三

組成

遠志2兩,人蔘2兩,甘草2兩,當歸(無當歸用芎)2兩,桂心2兩,麥門冬2兩,芍藥1兩,茯苓5兩,生薑6兩,大棗20枚。

主治

產後忽苦,心中驚悸不定,志意不安,言語錯誤,惚惚憒憒,情不自覺。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鬥,煮取3升,去滓,分3次服,日3次,羸者分4服。

加減

其人心胸中逆氣,加半夏3兩。

《聖濟總錄》卷十三

組成

遠志(去心)半兩,人蔘半兩,赤茯苓(去黑皮)半兩,犀角(鎊)半兩,桔梗(銼,炒)半兩,前胡(去蘆頭)半兩,防風(去叉)半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黃耆(銼)半兩,大腹皮半兩。

功效

除目黃,解煩渴。

主治

風搏陽氣,鬱爲熱中。

用法用量

水1盞,加生薑1棗大(拍碎),煎至7分,去滓,每服3錢匕,食後溫服,日3次。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聖濟總錄》卷五十五

組成

遠志(去心)1兩,菖蒲(細切)1兩。

主治

久心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古今醫徹》卷四

組成

遠志肉1錢,棗仁1錢半,茯神1錢,丹蔘1錢,石菖蒲5分,牛膝1錢半,廣皮1錢,杜仲1錢,益母草1錢半。

主治

產後心神恍惚,惡露未盡。

用法用量

加桂圓肉5枚,生薑1片,水煎服。

《古今醫徹》卷三

組成

遠志肉(甘草制)1錢,茯神1錢,白芍藥(酒炒)1錢,熟半夏1錢,廣皮1錢,棗仁1錢半,人蔘2錢,鉤藤3錢。

主治

膈噎初起。

用法用量

加桂圓肉5枚,生薑1片,水煎服。

加減

有熱,加山梔;寒,加炮姜;氣,加木香;燥,加丹蔘、柏子仁。

附註

此中焦藥也,若在下焦,以八味消息之。原書治膈噎初起有火者用開鬱湯,繼用本方。

《鬼遺》卷三

組成

遠志(去心)1兩,當歸1兩,甘草(炙)1兩,桂心1兩,芎1兩,黃耆3兩,人蔘3兩,麥門冬(去心)3兩,茯苓2兩,乾地黃2兩,生薑5兩,大棗14枚。

主治

癰疽,發背、乳,大去膿後,虛惙少氣欲死。

用法用量

以東流水1鬥,煮取3升2合,分4次溫服,日3夜1。

《赤水玄珠》卷十四

組成

遠志(去心)1錢2分,黃耆1錢2分,當歸1錢2分,麥冬1錢2分,石斛1錢2分,酸棗仁(炒)1錢2分,人蔘7分,茯神7分,甘草5分。

主治

心虛煩熱,夜臥不寧,及病後虛煩。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加減

煩甚者,加竹葉、知母。

附註

方中遠志炮製:《準繩·類方》用黑豆、甘草同煮,去骨。

《聖濟總錄》卷一六○

組成

遠志(去心)1兩,赤芍藥1兩,黃芩(去黑心)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人蔘1兩,防風(去叉)1兩,獨活(去蘆頭)1兩,甘草(炙)1兩,熟乾地黃(焙)2兩。

主治

產後心虛,風邪所搏,語言妄亂。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奇效良方》卷一

組成

遠志(去心)2錢半,人蔘(去蘆)半兩,石菖蒲半兩,羌活(去蘆)半兩,細辛(洗,去苗)半兩,麻黃(去根)半兩,赤芍藥1兩,白朮1兩。

主治

風中於心,多汗惡風,善怒,口不能言,但得偃臥,不可轉側,悶亂冒絕,汗出。

用法用量

每服2錢,煎小麥湯送下,不拘時候。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附註

方中麻黃(去根),《準繩·類方》作“麻黃根”。

《醫心方》卷三引則《小品方》

別名

遠志散

組成

遠志3兩(去心),茯苓2兩,獨活4兩,甘草2兩,芍藥3兩,當歸2兩,桂肉3兩,麥門冬3兩半(去心),生薑5兩,人蔘2兩,附子1兩(炮),黃耆3兩。

主治

中風心氣不定,驚悸,言語謬誤,恍恍惚惚,心中煩悶,耳鳴。

用法用量

以水1鬥2升,煮取4升,每服8合,人羸可服5合,日3夜1。

附註

遠志散(《普濟方》卷一○二)。

《聖濟總錄》卷四十三

組成

遠志(去心)1兩,白茯苓(去黑皮)3分,犀角(鎊)1兩半,知母半兩,芍藥1兩,黃芩(去黑心)3分,前胡(去蘆頭)3分。

主治

心虛多煩躁,背膊妨悶,面色變赤,言語謬亂。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麥門冬汁半合,煎至8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