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應痛膏相關的詞條

相關詞條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應痛膏

方名應痛膏組成當歸半兩,秦艽半兩,何首烏半兩,敗龜半兩,白蘞半兩,白及半兩,白朮半兩,白芷半兩,杏仁(去皮尖)半兩,木鱉子(去殼)半兩,芎半兩,延胡素半兩,密佗僧(煅,研)半兩(用麻油8兩熬前藥,令杏仁黃黑色爲度,漉出藥滓,入後藥),乳香(研)1分,麒麟竭(研)1分,沒藥(研)1分,楓香脂(研)1分,鉛丹3兩。主治癰疽發背,及諸種瘡腫。加減發背,加附子末1分,同熬勻,用紙花子貼瘡上。製備方法上先用油煎前十三味,去滓,入後五味再熬,用柳枝幹攪勻,令黑色成膏青爲度。方名應痛膏組成白檳榔3枚,白豆蔻1枚,官桂半兩,柳枝1分,木鱉子20枚,香白芷3錢,當歸1兩,丁香3錢,天南星1個,白附子1兩,黑附子(大者)1個,黃蠟(時足用)。主治大折傷疼痛。用法用量裹在傷處。3日後卻將藥重於火上炙團一處,依舊捻餅子,裹舊傷損處。製備方法上爲末,1兩蠟用藥末1兩,同於鐺內煎,直候紫花上來,藥方熱後,用井泉水1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