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野綠麻相關的詞條

相關詞條

關於野綠麻

出處《浙江中醫雜誌》拼音名YěLǜMá別名零餘子蕁麻(《中國植物圖鑑》),艾麻草、紅禾麻、禾麻草(《貴州草藥》)。來源爲蕁麻科植物珠芽艾麻的全草或根。原形態珠芽艾麻,又名:螫麻子。多年生直立草本,高50~70釐米。根紡錘狀或繩狀,黑褐色。莖具棱,生小刺毛或疏生長螫毛。葉互生,卵形、長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8~13釐米,寬3~6釐米,先端短漸尖,基部鈍形至圓形,邊緣具圓齒狀鋸齒。上面深綠色,生短伏毛、螫毛及小球狀鍾乳體,下面淡綠色,毛較少,葉脈微帶紅色,主脈上生有短毛及長螫毛;通常在葉腋生1~3個褐色、肉質、球狀的珠芽;葉柄長3~6釐米,具小刺毛及長螫毛。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序圓錐狀,無總梗,腋生,呈水平開展,長2~4釐米;雄花具短扁的小梗,花被4~5全裂,綠白色,裂片卵圓形,雄蕊4~5,與花被裂片對生,子房退化成杯狀,半透明;雌花序圓錐狀,頂生,具長總梗,長11~15釐米,分枝扁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