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理效應 2009年12月30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藥理效應(pharmacological effect)是藥物作用的結果,是機體反應的表現,對不同臟器有其選擇性(selectivity)。因此,藥理效應實際上是機體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變,功能的提高稱爲興奮(excitation)、亢進(augmentation),功能的降低稱爲抑制(inhibition)、麻痹(paralysis)。過度興奮轉入衰竭(failure),是另外一種性質的抑制。近年來生命科學的迅速發展,能引起細胞形態與功能發生質變的藥物受到注意,例如某些物質可以引起細胞癌變,基因療法能使機體引出遺傳缺陷時或原來沒有的特殊功能。藥物作用特異性強的藥物不一定引起選擇性高的藥理效應,二者不一定平行。例如阿托品特異性阻斷M-膽鹼受體,但藥理效應選擇性並不高,對心臟、血管、平滑肌、腺體及中樞神經功能都有影響,而且有的興奮、有的抑制。作用特異性強及(或)效應選擇性高的藥物應用時針對性較好。反之,效應廣泛的藥物副反應較多。但廣譜藥物在多種病因或診斷未明時也有其方便之處,例如廣譜抗生素、廣譜抗心律失常藥等。

藥理效應與治療效果,後者簡稱療效(therapeutic effect)並非同義詞,例如具有擴張冠脈效應的藥物不一定都是抗冠心病藥,抗冠心病藥也不一定都會取得緩解心絞痛臨牀療效,有時還會產生不良反應(adverse reaction),這就是藥物效應的兩重性:藥物既能治病也能致病。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