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小米草相關的詞條

相關詞條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小米草

小米草爲中藥名,出自《湖南藥物志》。爲《本草綱目》記載的狗尾草之別名。別名光明草、狗尾半支、谷莠子、洗草、小米草、犬尾草來源及產地禾本科植物狗尾草Setariaviridis(L.)Beauv.的全草。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分佈。性味甘、淡,涼。功能主治清熱利溼,祛風明目,解毒,殺蟲。1.治風熱感冒,黃疸,小兒疳積,目赤腫痛,痢疾,淋病。煎服:6~12g。2.搗敷治癰腫疔毒,痄腮,尋常疣;煎水洗,治痔瘡;熬膏敷貼瘰癧。鮮葉含草酸鎂。化學成分開花時全草含戊聚糖約20%。未成熟種子含止權素Ⅱ。藥理作用其花粉可致敏。出處《西藏常用中草藥》拼音名XiáoMǐCǎo別名心木涕區蒺(藏名)。來源爲玄蔘科植物小米草的全草。7~8月採收。原形態一年生草本,高10~20釐米。莖直立,少分枝,散生白色微卷毛,混雜有少數腺毛。葉對生,倒卵形至長圓狀菱形,先端鈍,基部楔形,每邊具2~4個鈍或尖頭齒,密被短腺毛。穗狀花序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