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痧 2009年01月06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烏痧   痧證之一。《雜病源流犀燭·痧脹源流》:“烏痧、滿身脹痛,面目黧黑。身有黑斑,毒在臟腑,氣滯血凝,以致疼痛難忍。”治以阿魏丸等方。《七十二種痧症救治法·烏痧》:“此症有二,俱系預先感冒風邪,未經發泄,又因受寒而發者,先發寒戰,牙齒眼白俱發青黑色,周身四肢俱脹痛入腹者,延過周時不治則死。有因受熱而發者,先身熱如火,牙齒眼白皆黑,若周身四肢脹痛入腹中者,半日內不治則死。”治法先以三指拍曲池穴,上拍至臂臑穴,拍出紫黑塊,刺出黑血。熱症用麻油四兩,滑石末三錢和服,嘔出臭水而愈;寒症用鵝毛向喉中攪嘔,嘔出粘痰而愈。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