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骨雞 2010年04月22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烏骨雞爲雉科動物,因皮、肉、骨嘴均爲黑色,故而得名,但人工飼養的烏骨雞有毛白骨烏,也有斑毛烏骨及向白骨烏幾中。烏骨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其蛋白質含量比鴨肉、鵝肉多;烏骨雞還含有豐富的黑色素,入藥後能起到使人體內的紅血球和血色素增生的作用。因此,烏雞自古以來,一直被認爲是滋補上品。

烏骨雞的別名

烏雞、藥雞、武山雞、羊毛雞、絨毛雞、松毛雞、黑腳雞、叢冠雞、穿褲雞、竹絲雞

烏骨雞的營養價值

現代醫學研究,烏雞內含豐富的黑色素,蛋白質,B族維生素等18種氨基酸和18種微量元素,其中煙酸、維生素E、磷、鐵、鉀、鈉的含量均高於普通雞肉,膽固醇和脂肪含量卻很低,烏雞的血清總蛋白和球蛋白質含量均明顯高於普通雞,烏雞肉中含氨基酸高於普通雞,而且含鐵元素也比普通雞高很多,是營養價值極高的滋補品。

烏骨雞的選購

用烏骨雞製作的烏雞白鳳丸,是滋養肝腎,養血益精,健脾固衝的良藥。

烏骨雞適合的人羣

一般人羣均可食用。每次約150克.

老年人、少年兒童、婦女,特別是產婦食體虛血虧、肝腎不足、脾胃不健的人宜食。

烏骨雞的食療功效

烏骨雞性平、味甘;

具有滋陰清熱、補肝益腎、健脾止瀉等作用。

食用烏雞,可提高生理機能、延緩衰老、強筋健骨、對防治骨質疏鬆、佝僂病、婦女缺鐵性貧血症等有明顯功效。

1. 烏骨雞用於食療,多與銀耳、黑木耳、茯苓、山藥、紅棗、冬蟲夏草、蓮子、天麻、芡實、糯米或枸杞子配伍。

2. 將20克天麻溫水浸泡一天後與一隻烏骨雞猛火燒開,文火慢燉,可治神經衰弱症。

3. 烏骨雞燉天麻可治神經衰弱;

4. 用陳年老醋燉對糖尿病有改善作用。

烏骨雞的食用建議

烏雞連骨(砸碎)熬湯滋補效果最佳,可將其骨頭砸碎,與肉、雜碎一起熬燉,最好不用高壓鍋,耐用砂鍋熬燉,燉煮時宜用文火慢燉。不宜用高壓鍋,喫起來更有別具一格的美味。

《全國中草藥彙編》:烏骨雞

拼音名

Wū Gǔ Jī

別名

烏雞、武山雞、羊毛雞、絨毛雞、松毛雞、黑腳雞、叢冠雞、穿褲雞

來源

雉科動物烏骨雞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的骨肉。全年均可加工。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補肝腎,益氣血,退虛熱。用於陰虛潮熱,消渴,遺精,帶下,久痢。

用法用量

多入丸劑。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中華本草》:烏骨雞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綱目》:烏骨雞,有白毛烏骨者,黑毛烏骨者,斑毛烏骨者,有骨、肉俱烏者,肉白骨烏者;但觀雞舌黑者,則骨肉俱烏,入藥更良。

拼音名

Wū Gǔ Jī

英文名

Black-bone Silky Fowl

別名

烏雞、藥雞、武山雞、羊毛雞、絨毛雞、松毛雞、黑腳雞、叢冠雞、穿褲雞、竹絲雞

來源

藥材基源:爲雉科動物烏骨雞去羽毛及內臟的全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

採收和儲藏:宰殺後去羽毛及內臟,取內及骨骼鮮用。亦可凍存、酒浸貯存,或烘乾磨粉備用。

原形態

烏骨雞,體軀短矮而小。頭小,頸短,具肉冠,耳葉綠色,略呈紫藍。遍體毛羽色白,除兩翅羽毛外,全呈絨絲伏;頭上有一撮細毛突起,下頜上連兩頰面生有較多的細短毛。翅較短,而主翼羽的羽毛呈分裂狀,致飛翔力特別強。毛腳,5爪。蹠毛多而密,也有無毛者。皮、肉、骨均黑色。也有黑毛烏骨、肉白烏內、斑毛烏骨等變異種。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各地均有人工飼養。烏骨屬於肉用型品種,與其他家雞相比,烏骨雞具有以下幾種特徵:①形態特徵和類型分化性狀明顯,表明它具有很外的馴養歷史和很高的馴化水平。②吡食性強,掘土習性明顯,適應於集羣放牧飼養。③體態輕盈、靈活、好闐。④就巢性強,成雞每產蛋20枚左右即出現“抱窩”行爲,停止產蛋1個月左右。故每年只產蛋50-60枚。⑤生長髮育較慢,一般幼雛到60天齡時,體重僅60g左右,180天齡時才能性成熟,開始產蛋。⑥比其他雞種更能適應潮溼氣候。⑦營養價值及藥用價值高於其他雞種。

資源分佈:主要有3個類型:①白絲羽烏骨雞。主產於江西泰和地區,擴散到了全國各地,以及國外。②白扁羽型烏骨雞。主產於浙江省江山地區,擴散到華東各地。③黑扁羽型烏骨雞。主產於雲南昭通地區、陝西略陽地區,數量也比較多,僅零星擴散到全國各地。

性狀

本品體小,頭小,其皮肉、骨、嘴均呈烏色,亦有肉白者,但其內爲烏色,以骨、肉、舌、俱烏煞費苦心爲佳。

化學成份

含銅、鋅、錳等元素,還含胡蘿蔔素(carotene)、烏雞黑素等。

藥理作用

食入烏雞骨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炮製

將烏骨雞宰殺後浸入開水中,除去毛及內臟。

性味

味甘;性平

歸經

肝;腎;肺經

功能主治

補肝腎;益氣血;退虛熱。主虛勞贏瘦;骨蒸癆熱;消渴;遺精;久瀉;久痢;崩中;帶下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適量:或入丸、散。

注意

凡實證,邪毒未清者不宜服。

附方

烏雞煎丸《袖珍方》:婦人虛勞血氣、赤白帶下;

各家論述

1.《本草經疏》:烏骨雞補血益陰,則虛勞贏弱可除,陰回熱去,則津液自生,渴自止矣。陰平陽祕,表裏固密,邪惡之氣不得入。心腹和而痛自止。益陰,則衝、任、帶三脈俱旺,故能除崩中帶下一切虛損諸疾也。

2.《滇南本草》:補中止渴。

3.《綱目》:補虛勞贏弱,治消渴,中惡,益產婦,治女人崩中帶下虛損諸病,大人小兒下痢噤口。

4.《本草通玄》:補陰退熱。

5.《本草再新》:平肝祛風,除煩熱,益腎養陰。

摘錄

《中華本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