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 2015年05月07日修訂版

BY fengchuile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太白 經穴名(Tàibái SP3)。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屬足太陰脾經。爲本經輸穴和原穴,五行屬土。太:甚大;白:白色。穴在大趾白肉際上,此處之白際更爲寬闊,故名[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94.。在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第1蹠趾關節)後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布有隱神經及腓神經分支,足背靜脈網,足底內側動脈及跗內側動脈的分支。

標準定位

太白在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第1蹠趾關節)後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

在蹠區,第一蹠趾關節近端赤白肉際凹陷中。正坐或仰臥取穴[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94.

取法

正坐垂足或仰臥位,在第一蹠趾關節後緣,赤白肉際處取穴。

在蹠區,第一蹠趾關節近端赤白肉際凹陷中。正坐或仰臥取穴[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94.

穴位解剖

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踇展肌→踇短屈肌。[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94.

太白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趾纖維鞘、(踇)展肌腱、(踇)短屈肌。有足背靜脈網,足底內側動脈及跗內側動脈的分支。分佈着隱神經與腓淺神經的分支。皮膚由腓淺神經的足背內側皮神經的內側支分佈。針由皮膚,皮下筋膜進入趾蹠側筋膜及其形成的趾纖維鞘的十字部,再進(踇)展肌(腱)和(踇)短屈肌(腱),該二肌爲足底內側神經支配。

特異性

五輸穴之輸穴,五行屬土;脾之原穴。

功用

健脾和胃,清熱化溼。

有扶脾土、和中焦、調氣機、助運化等作用[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94.

主治病症

主治脾胃和本經所過部位的疾患。如嘔吐呃逆、腹脹腹痛、飢不欲食、食而不化、腸鳴泄瀉、便祕、水腫、腸癰、身重、骨節痠痛、胸脅脹滿、熱病無汗、手足厥冷、腳氣紅腫、膝脛痠痛、轉筋等。現代又多用以治療急慢性腸胃炎、胃痙攣、神經性嘔吐、消化不良、腸疝痛、腸出血等[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94.

1.消化系統疾病:胃痙攣,胃炎,消化不良,腹脹,便祕,腸炎,痔瘡;

2.運動系統疾病:腰痛,下肢麻痹或疼痛。

刺灸法

一般直刺0.5~1.0寸;可灸[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94.

刺法:直刺0.3~0.5寸,局部酸脹。

灸法:艾炷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配伍

太白配公孫、大腸俞、三焦俞,有清利溼熱的作用,主治腸鳴,腹瀉。

太白配復溜、足三裏,有和胃調中的作用,主治腹脹。

文獻摘要

《鍼灸甲乙經》:熱病,滿悶不得臥,太白主之;胸脅脹,腸鳴切痛,太白主之;身重骨痠,不相知,太白主之。

《備急千金要方》:頭痛寒熱,汗出不惡寒;膝股腫,痠轉筋。

《醫宗金鑑》:太白、豐隆二穴,應刺之症,即身重,倦怠,面黃,舌強而疼,腹滿時時作痛,或吐或泄,善飢不欲食,皆脾胃經病也。

研究進展

胎位不正 對胎位異常者,艾灸太白可使腹部松馳,胎動活躍,有較好的轉胎效果。

小兒腹瀉 配豐隆,每穴艾灸10分鐘,經治療後大便轉爲正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