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山烏桕根相關的文獻報道

相關文獻

關於山烏桕根

出處《陸川本草》拼音名ShānWūJiùGēn來源爲大戟科植物山烏桕的根。秋後採。原形態山烏桕,又名:紅烏桕。喬木或灌木,高3~5米。枝條灰黑色,具小點狀皮孔。單葉互生;紙質;橢圓狀卵形,長3~10釐米,寬2~5釐米,先端短尖或鈍,基部鈍形,全緣,上面綠色,下面粉綠色;葉柄長2~7.5釐米,頂端有2腺體。花單性,雌雄同株;總狀花序頂生,密生黃色小花;雌雄花同在一花序上,但有時僅具雄花,無花瓣及花盤;雄花7朵聚生於苞腋內,苞片卵形,先端銳尖,每側各有腺體1,萼杯狀;雄蕊2,很少有3枚者;雌花生於花序的近基部,萼3,三角形,子房卵形,3室,柱頭3裂,向外反捲。蒴果室背開裂;種子近球形,外被蠟層。花期4~6月。果期7~8月。本植物的葉(山烏桕葉)亦供藥用,另詳專條。生境分佈生於平原、丘陵、山地的疏林或灌叢中。分佈廣東、廣西、福建、臺灣、雲南、貴州、湖南、江西、浙江等地。性味《陸川本草》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