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柯薩奇病毒A2型 2014年02月26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中文名稱

人柯薩奇病毒A2型

英文名稱

Human coxsackievirus A2;CV-A2

分類類型

分類

小RNA病毒目>小RNA病毒科 >腸病毒屬>人甲型腸病毒>人柯薩奇病毒A2型

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和其它腸病毒

人甲、乙、丙型腸病毒,包括柯薩奇病毒(coxsackievirus)、人腸道致細胞病變孤兒病毒(簡稱埃可病毒)(enteric cytopathogenic human orphan virus,echovirus)幾種新型腸病毒,有70多個血清型。

柯薩奇病毒(Coxsackievirus)是1948年在美國紐約州柯薩奇鎮,從一名疑似脊髓灰質炎患者糞便中用接種乳鼠的方法首次分離出的,因而得名。柯薩奇病毒(coxsackievirus)根據其在乳鼠上的病理變化分爲A、B兩組。A組病毒可使乳鼠產生廣泛性骨骼肌炎,引起馳緩性麻痹;包括1-22,24型。B組病毒可引起乳鼠局竈性肌炎及痙攣性麻痹,並常有棕色脂肪壞死、腦炎和心肌炎,包括1-6型。1969年以後分離的腸道病毒新血清型(69型之後),不再將其稱爲柯薩奇病毒或ECHO病毒,而統稱爲新型腸道病毒,分別命名爲腸道病毒68-75型及77-78型。其中,腸病毒68型和70型屬人丁型腸病毒。

柯薩奇病毒、ECHO病毒識別的受體在組織和細胞中分佈廣泛,包括中樞神經系統、心、肺、胰、粘膜、皮膚和其它系統,因而引起的疾病譜複雜。致病特點是病毒在腸道中增殖,卻很少引起腸道疾病;不同型別的病毒可引起相同的臨牀綜合徵,如散發性脊髓灰質炎樣的麻痹症、爆發性的腦膜炎、腦炎、發熱、皮疹和輕型上呼吸道感染。同一型病毒亦可引起幾種不同的臨牀疾病。

但某些病毒只傾向於引起某種綜合徵的情況也存在。

柯薩奇病毒和埃可病毒經口侵入,繼而入血,分佈於多種器官引起多種不同的臨牀表現。同一種病毒可引起不同臨牀表現,而同一臨牀表現可由不同病毒所致。本病遍及世界各地,多散發,夏秋發病率高。傳染源爲患者、隱性感染及帶毒者。顯性及隱性感染比例達1∶50~100。日常生活接觸經口感染是主要傳播途徑。亦可通過飲水、食物及呼吸道傳播和經胎盤由母體傳給胎兒。

臨牀表現

主要包括手足口病、腦炎及脊髓炎、心肌炎和心包炎、皰疹性咽峽炎、流行性胸痛、眼病、呼吸道感染、嬰兒腹瀉、新生兒全身感染等。

脊髓灰質炎

發熱,頭痛,嘔吐,肌痛,1~2天出現腦膜刺激徵。腦脊液細胞數(0.1~0.2)×109/L,少數>×109/L;病初中性粒細胞佔優勢,其後淋巴細胞比例增高,糖及氯化物正常,蛋白略高。部分病人有暫時性肌力減退。發生癱瘓者甚少,恢復較快。少數病人有意識障礙,與乙腦相似。

心肌炎和心包炎

由柯薩奇B組病毒引起的心肌炎和心包炎可在嬰兒室引起爆發流行,死亡率高。散發流行於成人和兒童。病毒性心肌炎常發生在新生兒,多於生後一週內發病,起病急,發熱、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納差、稀便,繼而出現呼吸困難、脣紫紺、面蒼白、心動過速等,重者很快出現心衰。近年來發現成人及年長兒童也不少見。常先有呼吸道症狀,心包可同時受累,亦可累及心內膜,繼之心前區痛,出現心包摩擦音,半數有肌肉、關節痛。X線顯心包積液,常伴左側胸腔積液,心電圖示心律失常、傳導阻滯及心包炎。

流行性肌痛或胸痛(主要由柯薩奇B組病毒引起):陣發性劇烈肌痛,可累及全身肌肉。成人及年長兒童多有胸痛,常在季肋部,可牽涉肩背;嬰幼兒腹痛較常見,多在上腹,亦偶有誤診爲闌尾炎者。此外,尚有發熱、咽痛、頭痛、厭食、吐瀉等。

皰症性咽峽炎

皰症性咽峽炎由柯薩奇A組的2,4,6,8,10,5,23引起,表現爲發熱,咽痛,咽部出現灰白色皰疹,破潰形成表淺潰瘍,少數可見於外陰,亦可有頭痛、噁心、嘔吐、腹痛等。另一種爲兒童急性淋巴小結性咽炎,咽部出現灰白或淡黃色小結,不形成皰疹及潰瘍。

眼病

A24引起急性結膜炎,71型引起急性出血性結膜炎。

手足口病

主要由柯薩奇病毒A16引起,71型也引起過多次流行:主要症狀爲發熱,出疹,有斑疹、斑丘疹、荀麻疹、皰疹、淤點等。不癢,不脫屑。少數病例於手、足皮膚及口腔粘膜出現皰疹。稱爲手足口病,亦稱出疹性熱病。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最常見,也可引起喉炎、氣管炎、支氣管炎及毛細支氣管炎和肺炎。 (8)、嬰兒腹瀉:黃綠色稀水便,一日數次,無膿及粘液。

新生兒全身感染

急驟起病,拒食,嘔吐,驚厥,呼吸困難,紫紺,心律失常,心及肝臟可急劇腫大。死亡率極高。屍檢可見腦炎、心肌炎、肝炎、胰腺炎及腎上腺病變等。

輔助檢查

1、病人體液(腦脊液、皰疹液、心包液、胸水等)分離出病毒即可確診。

2、恢復期血清出現抗體,或雙份血清抗體效價增高4倍以上。

治療措施

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藥。注意休息,針對臨牀表現進行對症治療。預防繼發感染。 做好糞便管理,搞好環境及飲食衛生,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