牝瘧 2016年10月18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註解

牝瘧爲病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23.。瘧疾之一[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23.。因陽虛陰盛,多感陰溼所致。《金匱要略·瘧病脈證並治》:“瘧多寒者,名曰牝瘧。”《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瘧敘論》:“病者寒多,不熱,但慘慼振慄,病以時作,此以陽虛陰盛,多感陰溼,陽不能制陰,名曰牝瘧。”方用蜀漆散、柴胡桂枝幹薑湯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23.

關於瘧疾

瘧疾(malaria[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爲病名[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57.[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07.。見《太平聖惠方》卷七十四。《內經》稱瘧、痎瘧;《金匱要略方論》稱瘧病[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07.。俗稱打擺子[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57.。瘧疾是指感染瘧原蟲、瘴毒或風寒暑溼之氣,以往來寒熱,頭痛,汗出,休作有時,反覆發作,日久脅下有痞塊爲主要表現的疾病[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22-226.。多發於夏秋季節[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22-226.。發作時,寒熱往來的稱“正瘧”;但寒不熱的稱“牝瘧”;但熱不寒的稱“癉瘧”;熱多寒少的稱“溫瘧”;發於嶺南寒熱不清的稱“瘴瘧”;久瘧不愈脅下有痞塊的稱“瘧母”[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53-55.

瘧疾的治療除服用辨證用藥外,常可加用常山、草果、蜀漆、青蒿等,並可用針刺及穴位敷貼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07.[參考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WS/T 471—2015 寄生蟲病診斷名詞術語[Z].2015-09-171107.。鍼灸治療間日瘧,不僅能控制症狀,而且能使瘧原蟲檢查轉陰。但惡性瘧疾病情危重者,應採取綜合治療措施。

現代醫學的瘧疾多屬本病正瘧範疇,有時也似溫瘧[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53-55.

詳見瘧疾條。

瘧疾分類

因體質強弱有別及所感病邪及流行特點、表現證候不同,大致分類如下[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07.[參考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WS/T 471—2015 寄生蟲病診斷名詞術語[Z].2015-09-171107.

1.按臨牀證候分類有風瘧、暑瘧、溼瘧、痰瘧、食瘧、寒瘧、溫瘧、風熱瘧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07.[參考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WS/T 471—2015 寄生蟲病診斷名詞術語[Z].2015-09-171107.

2.按發病時間分類,有間日瘧、三日瘧、正瘧、子母瘧、夜瘧、鬼瘧、暴瘧、遊瘧、老瘧、久瘧、陰瘧、陽瘧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07.[參考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WS/T 471—2015 寄生蟲病診斷名詞術語[Z].2015-09-171107.

3.按誘發因素及流行特點分類,有勞瘧、虛瘧、瘴瘧、疫瘧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07.[參考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WS/T 471—2015 寄生蟲病診斷名詞術語[Z].2015-09-171107.

4.以臟腑、經絡分類有五臟瘧、三陽經瘧、三陰瘧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07.[參考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WS/T 471—2015 寄生蟲病診斷名詞術語[Z].2015-09-171107.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