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黃膏 2009年12月10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牛黃膏

處方

蛤粉(研飛)二百兩,牙硝(枯研)、硃砂(研飛),各十兩;人蔘二十五兩,雄黃(研飛)七十五兩,龍腦(研)四兩,甘草五十兩,金箔、銀箔,各二百片(爲衣);牛黃二兩(別研)。

炮製

上爲細末,煉蜜搜和,每一兩八錢作二十圓,以金箔、銀箔爲衣。

功能主治

治驚化涎,涼膈鎮心,祛邪熱,止痰嗽。

用法用量

一歲兒每服如綠豆大,薄荷溫水化下,量歲數臨時加減服之,食後。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牛黃膏

處方

雄黃小棗大(用獨莖蘿蔔根水並醋共350毫升煮盡)甘草末 甜消各9克 硃砂1.5克 龍腦3克 寒水石(研細)15克

製法

上藥同研勻,蜜和爲劑。

功能主治

清熱鎮驚,治小兒驚熱。

用法用量

每次半皁子大,食後用薄荷湯溫化下。

摘錄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醫方類聚》卷一六九引《施圓端效方》

組成

信1錢半,巴豆仁2錢,雄黃2錢,大黃3錢,黃芩3錢,黃連3錢,硫黃3錢,黃柏4錢。

主治

惡疥癬瘡。

用法用量

量稀稠,調擦疥上。

製備方法

上用好油,煮巴豆焦黑,去巴豆不用,加黃蠟4錢,作面油。

《保命集》卷中

組成

牛黃2錢半,硃砂3錢,鬱金3錢,腦子1錢,甘草1錢,牡丹皮3錢。

主治

熱入血室,發狂不認人。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如皁子大。新汲水化下。

《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組成

綠豆粉2兩,牛黃1錢(另研),腦子少許,甜消3錢,甘草末半錢,硼砂2分半,一方硃砂半錢。

功效

治驚化痰,祛邪熱,止涎嗽。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或半丸,薄荷湯磨化服,不拘時候。

製備方法

上爲末,和勻,煉蜜爲丸,如芡實大,金箔爲衣。

《幼幼新書》卷十引《吉氏家傳》

組成

雄黃、天竺黃、甘草(炙)、白茯苓、龍腦、鬱金、硃砂各等分。

主治

驚風。

用法用量

1歲1丸,看大小,薄荷湯化下。

製備方法

上爲末,生蜜爲丸,如皁子大。

附註

本方名牛黃膏,但方中無牛黃,疑脫。本方方名,據劑型,當作“牛黃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