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成立

歷史事件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2012年11月29日,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在天津通過驗收並正式揭牌成立。白春禮出席驗收會和揭牌儀式並致辭。他說,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是院市合作的重要成果,是國內唯一一家工業生物技術整建制研究所。希望工生所今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重大成果產出,加強與工業生物技術領域研發機構、高校和企業的合作;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在重點領域建設由科技領軍人才、科技管理專家、科技產業化人才組成的高水平科技創新團隊;要促進中科院優勢資源與天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結合,催生更多科技“小巨人”。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位於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區,2009年3月由中科院和市政府共同籌建,將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地方發展需求,以促進工業提升、環境改善爲宗旨,堅持知識創新、技術創新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發展工業生物技術創新體系,服務工業可持續發展。研究方向涉及三方面:工業蛋白質科學與生物催化工程、合成生物學微生物製造工程、生物系統與生物工藝工程。

中國目前唯一的工業生物技術整建制科研機構——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中科院天津工生所),11月29日在天津通過驗收並正式揭牌成立。

中科院天津工生所肩負發展中國工業生物技術體系、促進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重任,2009年3月由中科院、天津市政府共同籌建,也是中科院在天津新建的首個整建制研究所。中科院院長白春禮當天爲研究所揭牌,並向首任所長馬延和頒發事業單位法人證書

中科院天津工生所籌建期間“邊建設、邊招聘、邊科研”,各項工作取得顯著進展。目前,《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創新2020”發展規劃》已經制定,面向國家生物製造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和發展需求,服務天津經濟社會發展和濱海新區國家戰略實施,其以生物體設計、合成與生物轉化爲核心,組織團隊開展石油烯烴生物製造甾體化合物生化合成、植物珍稀萜類化合物微生物合成三個重大突破攻關,旨在逐步形成未來競爭優勢。

截至2012年11月,中科院天津工生所4.5萬平方米研究實驗及辦公配套設施已投入使用,完成1.45億元人民幣科研設備採購和1.24億元裝備安裝調試;已組建工業酶國家工程實驗室、中科院系統微生物工程重點實驗室、天津市工業生物系統與過程工程重點實驗室;建立微生物通量篩選平臺、系統生物技術平臺、發酵過程與模擬仿真平臺,可爲企業和科研院所提供全方位服務。

同時,中科院天津工生所引進各類人才200多人,包括特聘外籍研究員9名、特聘外籍青年科學家3名和特聘客座研究員3名。自2008年以來,該所累計爭取科研項目194項,總經費超過2.6億元,主持或參加國家科技計劃項目33個,在權威期刊發表文章138篇,申請發明專利63項。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用戶喜歡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