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爾尼諾肆虐全球

歷史事件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998年,全球氣候普遍出現異常,其重要原因是人們所常說的“厄爾尼諾”現象在作怪。那麼厄爾尼諾現象又是由何而來呢?

厄爾尼諾現象也稱爲厄爾尼諾事件。根據世界海洋組織(WOO)的規定赤道東太平洋海水溫度異常升高的現象稱爲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是西班牙語,它的原意是“聖嬰”。早在18世紀初,祕魯和厄瓜多爾的漁民們就發現每隔數年緹魚的產量就銳減一次,而且銳減的時間呈現了很強的規律性,幾乎都集中在“聖誕節”(12月25日)前後。當地人把這種現象稱爲“厄爾尼諾”,以此表示他們對耶穌基督的虔誠,其實這就是如今人們所說的厄爾尼諾現象。

捕魚量大減是因爲太平洋海水溫流向南美洲沿海迴流,使海水溫度突然升高。魚羣無法忍受這種熱流,或喪生於汪洋之中,或流落到異國他鄉,從人類首次注意到厄爾尼諾現象至今,已經經歷了兩個多世紀了。如今科學家們已經意識到,這種現象絕不僅僅只影響祕魯和厄瓜多爾的漁民,而是發源於熱帶太平洋繼而又波及三分之一乃至半個地球的一種大面積氣候異常。

厄爾尼諾現象的產生是大氣環流和海洋環流相互作用的結果。地球表面的陸地面積只佔總面積的四分之一,而水域面積卻佔了四分之三。以地球上四大洋中最大的太平洋爲例,其面積就有17986萬平方公里(佔地球面積51100萬平方公里的35%)。談到大海人們自然會想到“無風三尺浪”這句話,也就是說海水是不斷運動的流體、潮汐運動、海嘯的暴發等都是海水永不休止運動的例證;但從宏觀上說,海洋環流則是主要的運動形式之一。以太平洋爲例,主要有南北兩大環流。北部環流爲順時針方向,它由北赤道暖流、臺灣暖流、北大洋暖流和加利福尼亞寒流組成。南部環流爲逆時針方向,它由南赤道暖流、東澳暖流、西風漂流和祕魯寒流組成。

此外地球表面還包有一層厚厚的氣體,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大氣層大氣層垂直於地球表面的方向又可分爲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成層和外大氣層等。主要天氣現象多發生在對流層。大氣也是在不斷運動着的流體,於是地球上出現了風風雨雨、電閃雷嗎等氣象萬千的壯觀景象。大氣也可形成環流,在較大尺度內循環流動。由於大氣層與海水錶面直接接觸,這兩種環流(大氣環流和海洋環流)就會發生相互作用。1957—1958、1972—1973、1976、1982—1983年發生了4次強厄爾尼諾現象,1982—1983年所發生的強厄爾尼諾現象實屬罕見,不僅持續時間長,而且波及的範圍也很廣。據不完全統計,僅1982年一年就有1000餘人死於這種自然災害,經濟損失達80多億美元,澳大利亞共損失了30多億美元,捕魚王國祕魯的捕魚量大幅度下降。就連遠離太平洋的歐洲和非洲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我國地域遼闊,橫跨熱帶、亞熱帶、溫帶和寒帶四個溫區,而且又地處太平洋西岸,因此厄爾尼諾現象也不可避免地影響到我國的氣候。數字表明,盛產於我國黃海和渤海的對蝦產量與厄爾尼諾現象密切相關。每當發生厄爾尼諾現象時,對蝦的產量就明顯下降,平均下降幅度爲30%。發生強厄爾尼諸現象時,產量的下降就更爲顯著,平均下降幅度達70%之多。在最強的厄爾尼諾年1982年,對蝦產量只有高產年份(1956年和1979)的1/7。

此外,1982年我國出現的南旱北澇現象,糧食減產數十億斤,這也是由厄爾尼諾現象引起的。我國的科學工作者還發現:當厄爾尼諾現象發生之後,次年湖南汛期的降水量偏多,其統計顯著性水平在99%以上;發生厄爾尼諾現象當年的夏季(6—8月份),東北地區的氣溫大都偏低(也有例外),次年的夏季氣溫較平均水平略低。由此可見,我國的氣候也在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範圍之內。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用戶喜歡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