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解藥毒方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解藥毒方

生薑、赤小豆、山豆根、黑蛤粉。搗捩薑汁,以三味爲末。狼毒中毒。調敷之。狼毒中毒:王仲禮嗜酒,壯歲時瘡(疒查)發於鼻,延於顙,心甚惡之,服藥弗效。僧法滿使服何首烏丸,當用二斤,適墳僕識草藥,乃掘得之。其法忌鐵器,但入砂鉢中,藉黑豆蒸熟,既成,香味可人,念所蒸水必能去風證,以頮面,初覺極熱,漸加不仁,至晚大腫,眉、目、耳、鼻渾然無別,望之者莫不驚畏。王之母高氏曰:凡人感風癩,非一日積,吾兒遇毒,何至於是。吾聞生薑汁、赤小豆解毒,山豆根、黑蛤粉能消腫。亟命僕搗捩薑汁,以三味爲末,調敷之。中夜即消,到曉如初。蓋先採何首烏,擇焉不精,爲狼毒雜其中,以致此撓也。《朱氏集驗方》卷十四引《類編》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