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黃耆十四味丸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黃耆十四味丸

黃耆5兩,黃連5兩,土瓜根5兩,苦蔘3兩,玄蔘6兩,栝樓4兩,地骨皮4兩,龍骨4兩,菝葜4兩,鹿茸(炙)4兩,牡蠣3兩(熬),人蔘3兩,桑螵蛸(炙)3兩,五味子1升。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消渴。小便數,多而渴,飲食漸加,肌肉漸減,乏氣力,少顏色。初服15丸,稍加至30丸,用後竹根飲下之,每日2次。忌豬肉、冷水。《外臺》卷二十七引《許仁則方》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