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溼痢 2009年01月06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寒溼痢   病名。寒溼引致之痢疾。《症因脈治》卷四:“寒溼痢之證,初起惡寒發冷,身痛頭疼,嘔吐不食,不作渴,痢下膿血,或下黑水,腹反不痛。”身痛發熱,脈浮緊者,宜辛溫解表,用敗毒散;嘔吐飽悶,脈長者,當和胃寬胸,用幹葛平胃散;小便不利,宜散表利溼,用五苓散。《時病論》:“夫寒溼之爲痢也,腹綿綿而後墜,胸痞悶而不渴;不思穀食,小便清白或微黃,痢下色白,或如豆汁,脈緩近遲之象,宜用溫化溼邪法加木香治之。或可用駐車丸加減與治。”參見溼痢、寒痢、痢疾等條。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