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海南粗榧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海南粗榧

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HǎiNánCūFěi藥材基源:爲三尖杉科海南粗榧的樹枝和樹皮。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ephalotaxushainanensisLi[C.manniiHook.f.]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收,洗淨,曬乾。喬木,高10-20m,可達25m,胸圍30-50cm,稀達110cm。樹皮淺褐色或褐色,間或黃褐色或紅紫色,平滑而薄。葉條形,排成2列。質地較薄,急尖或近漸尖,基部圓截形或圓形,幹後邊緣向下反捲,下面有2白氣孔帶。種子通常微扁,倒卵狀橢圓形或倒卵圓形,長2.2-2.8cm,先端有突起的小尖頭,成熟前,假種皮綠色,成熟時紅色。種子8-9月成熟。生態環境:散生於海拔1100m的以下,南亞熱帶山地雨林中。資源分佈:分佈於廣東、海南、廣西、雲南、西藏等地。樹皮含粗榧鹼(harringtonie),異粗榧鹼(iso-harringtonine),高粗榧鹼(homoharri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