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啓玄》

明 申鬥垣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明瘡瘍作嘔及噁心論

夫嘔者有聲無物謂之嘔。是氣病也。有物無聲謂之吐。是血病也。凡瘡瘍腫痛之時。即有嘔聲或吐。當診其脈。如洪數實大。或便祕而喜冷凍飲料者。宜降火清中。黃連解毒湯類治之。如喜熱飲而惡寒者作嘔。便利如常。宜養胃調中湯治之。如脈微細腸鳴腹痛作泄而嘔者。宜托里溫中湯二神丸治之。再以香砂六君子湯治之。飲食頓進。十全大補湯亦可治之。有患瘡瘍未潰而作嘔及噁心者。乃瘡毒之甚內攻。胃氣原虛。故有此症。宜六君子湯加香砂半夏生薑治之。如瘡瘍已潰。而作嘔作噁心者。或不食痞滿腸鳴腹痛大便利。作嘔。及噦聲不絕。不得安眠昏憒時發。宜托里溫中湯治之。內經雲。寒淫於內。治以辛熱。佐以苦溫。姜附能溫中外發。陽氣自裏之表。故爲君。羌活苦辛溫能透關節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