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污染 2010年01月27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大氣污染指人爲的或由火山活動等自然產生的物質,被帶到大氣中來,其濃度或持續時間達到妨礙人和動植物生活的狀態。這種現象很久以來在工礦區已爲人們所注意,但近年來隨着工業的高速發展或城市的擴大而變成了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現在大氣污染物質主要來源於工廠和汽車的排氣。從發生機制來看,大氣污染可區別爲一次污染和二次污染。前者包括各種途徑排入大氣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氟化物、氨和氯等氣體或微粒;後者是由於排入大氣中污染物質間的相互作用以及污染物質與大氣正常成分發生反應,通過太陽輻射引起光化學反應,使污染物質變質,形成了與最初排出的污染物質完全不同性質的大氣污染。所謂煙霧(smog)一詞,是煙與霧的組合語。本來正象在英國冬季所常見的那樣,由霧與煤煙共同構成了明顯的污染。現在,光化學煙霧(pho-tochemical smog)已成爲一個嚴重的問題。光化學煙霧,在大城市和工廠區,主要是由汽車燃燒的汽油、石油燃料和天然氣的燃燒而產生的污染物質,其中特別是氮氧化合物和碳氫類化合物,經光化學反應生成臭氧和有機過氧化硝酸鹽類(PAN)等,形成爲通稱氧化劑(oxidant)的具有氧化性質的次生污染物質。初生和次生污染都能危害人的健康,還能對動植物的生長產生有害的影響,尤其是除了可見的危害外,對於維持整個生物生命的基本代謝過程——光合成機能的損害特別大。作爲把大氣污染恢復到正常大氣環境的措施,首先要除去污染源,其次要考慮到植物羣落具有大量吸收污染物質的能力,所以爲了消除污染,必須保護植物羣落和加強綠化。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